□ 周树新
8月7日是立秋之日,上午我剖开一个西瓜,切成方方正正的小块,用饭盒装了满满一盒,给住在养老院里的91岁的母亲送去,让母亲也“啃秋”“咬秋”,送夏迎秋,祈福健康长寿。
因为儿时每当立秋之日,母亲总会买回西瓜给我们兄妹四人吃,说是:“立秋不吃瓜,郎中把药抓。”年少时不知立秋吃西瓜有多种寓意,随着年龄的增长知道其可以袪暑防病、迎接季节转换、庆祝丰收等文化内涵。
40多年前,物质匮乏,百姓生活不富裕,城里人吃的米、面、油、肉等都要限量供应,而农村人在土地里刨食,更是一日三餐温饱都难以保证,更别提吃水果养生了。
记得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夏季,天气闷热异常,雨水特别多,扬中本地种植的西瓜很少,大多没等长成熟就烂在地里,外加扬中四面环江,当时还没有建大桥,交通不便,外面的西瓜也难以运进来。因而,市面上的西瓜贵得出奇,整个夏天父母也没有舍得买一次西瓜给我们兄妹解馋。直到立秋那日的傍晚,才见下班回来的母亲,笑咪咪地用手托了一块西瓜带回。虽然那块西瓜不大,但我们兄妹四人见了,还是欢呼雀跃地奔跑过去迎接。当晚,全家六口人围在一起“啃秋”,开心地分享那块小西瓜,幸福而满足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
那时,我们住在三茅县城里,街上没有如今密集的高楼林立,县城中心三层楼的扬中县百货公司是最气派、最热闹的地方。有一年立秋之日,联合黄山套农场的一群知青,用卡车运来了满满一车,他们自己种植的、刚摘下的墨绿与翠绿条纹相间的新鲜西瓜,停在百货公司门口叫卖。我们住在友谊路的一群爱热闹的小孩子见状,一个喊一个,“疯”也似地往街上奔,夹杂在大人堆里,馋得口水直流,围着卡车转。可巧遇见认识的知青孙迎春、郭建等站在卡车上,我们讨好地仰着头,不停地高声叫着“姐姐、姐姐”。
一开始,知青们只顾忙着做生意,根本没时间理我们一群毛孩子。眼看着车上的西瓜越来越少,顾客也不多时,只见眼疾手快的孙迎春,左手托瓜,右手用力一拍,“叭”的一声脆响,西瓜就爆破成几瓣,那透着甜气淡红色的瓜汁顺着她的手指缝直流,等不得她递过来,我们几个“馋孩子”挤着、争着伸手去抢, 站在一旁的郭建见状,又“叭”地拍开一个递给我们。那是一个记忆犹新的西瓜管饱的立秋之日,我们几个“馋孩子”站在卡车旁,一个个肚子吃得圆圆的,也好似西瓜了。
半个多世纪的光阴仿佛弹指一挥间,我的母亲已是鲐背老人,当年的知青已是满头白发,我们一群“馋孩子”也已近花甲之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物资贫乏的年代,见证了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现在正在享受着物资丰盈、国泰民安的幸福时光,可别忘了立秋吃西瓜的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喜迎凉爽秋季的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