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新程村贴心送健康 下一条:“村BA”激战正酣 “大舞台”好戏连台
油坊镇银发力量深耕“希望的田野”,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田埂上的“银龄智库”
  2025-08-11

  

在油坊镇的田间地头,一群银发身影正悄然成为乡村振兴的“关键变量”。市委离退休干部工委、油坊镇党委精心打造“银龄惠农”工作站,让银发智慧在沃土上焕发出源源不断的生机。

银发归田

组织力攥成“一个拳”

油坊镇专门成立促进银发经济发展领导小组,整合组织、财政、农业等多部门及各村(社区)力量,为银发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坚实后盾。“经费、场地、教学资源,镇里都全力保障。”小组负责人黄坚介绍,“就是要让老同志们的经验有地方用、热情有地方使。”

以镇离退休干部第一党支部13名老党员为核心成立的专项党小组,成为政策宣传与治理探索的先锋。退休老农技员姚永加,如今是党小组的骨干成员:“别看我退了休,这田里的事儿、乡亲们的难处,心里门儿清!能在新岗位上继续发光,这感觉,踏实!”

银锄落处

专业力下活“一盘棋”

“银龄惠农”工作站集结了老专家们的毕生智慧。在恒丰糯稻种植基地,农技老专家唐孝荣俯身捻起一株稻穗,对围拢的年轻农技员们说:“你看这叶鞘颜色偏深,是氮肥稍微过了点。后期灌浆要控水,品质才能上去。”

工作站创新推行“一对一”“一对N”帮带模式,老专家与中青年农户结成师徒关系,帮扶青年扎根乡村创业创新,培养乡村土专家、田秀才。经验丰富的农技专家孙六生与青年创业者蒋元华结成师徒。蒋元华感激地说:“他常说‘种地没有巧,关键用心早’,这道理,书本上学不到!”如今蒋元华已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农业达人”。

此外,惠农政策“宣传员”以“专题讲座+田间指导”的方式,围绕农业产业发展、抓实田间管理等重点工作任务,持续为种植大户提供技术指导,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班提升种植水平。

银辉生金

协作力奔赴“一条心”

银发智慧在油坊镇的土地上结出累累硕果。在“优质专用糯稻产业化”项目里,老专家们引入新品种和节水灌溉技术,让种植户每亩增收150元,企业年增加收入约150万元。

销售战场同样活跃着银发身影。在老郎村的黄花菜基地,老党员们指导村民优化晾晒工艺,并牵线搭桥,使黄花菜(营养菜)凭借独特风味打入本地多家知名饭店的稳定供应链。

油坊村的仙人掌种植园更是搭上“数字快车”。在“银龄惠农”工作站银发人才杨恒亮的推动下,富有营销经验的老党员与青年干部结对,打造“党建+直播”销售模式,成立线上线下销售专班,助力农产品品牌化。

智慧不老,沃土常新。从糯稻项目构建“老干部+企业+农户”的订单农业模式,到黄花菜、仙人掌的特色销售路径,油坊镇的银发人才正将沉淀一生的宝贵经验,转化为振兴乡村的蓬勃动能。

□ 张梦娇 姚亚文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60253864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51486963 本月:4011109 今天:255362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