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的扬中博联农贸市场,一条新规划的“小菜场”通道格外醒目,一道黄色标线不仅清晰划分出经营边界,更勾勒出文明经营的新图景——货品不超线、执照墙上挂。近60家商户在此开启一天的忙碌,用此起彼伏的吆喝声唤醒城市的活力。与此同时,曾经热闹喧嚣的北广场华丽转身,“退居二线”成为市民专属停车场,有效缓解了周边停车难题。
作为我市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博联农贸市场每日货物吞吐量巨大,人员、车辆往来频繁。特别是北广场区域,早晨既是农产品批发交易的核心场所,也是大量市民采购的聚集地,车流、人流交织,停车难问题长期困扰着市场管理方和市民。为破解这一难题,2024年,市场管理方充分挖掘空间潜力,将5号楼和6号楼一楼规划为全新的“小菜场”,并整理出两排门市,打造出规范有序的经营区域。
“以前在那边总是赶时间,现在在这边不用了,卫生也更加好了。”从事蔬菜批发二十余年的商户徐艳,是这场“变革”的亲历者与受益者。此前,她辗转于博联大广场门市和原博联农贸市场停车场批发点经营。自从得知5、6号楼规划出了这个便捷的便民市场后,她也看中了这里的潜力和便利性,果断将经营重心迁入此处。
走入通道,摊位排列有序。管理方在距门口近两米处划设了醒目的黄色禁线,严格规范商户经营范围,杜绝超线摆摊现象,保障通道畅通与行人安全。同时,在每栋楼靠近主干道的显著墙体上,均设立了专门的营业执照公示栏,阳光透明的管理让前来采购的市民倍感安心。与以往露天经营不同,如今商户们在相对舒适的环境中经营,即便烈日当空,也能在阴凉处为顾客服务。“现在来买菜最大的改变就是比以前整洁了,其实环境关键还是要靠大家,停车也更方便了。”市民习美琳说。
小菜场的整洁形象离不开精细化的管理。为确保市场环境清爽怡人,运营方采取了分段保洁模式:每日清晨6点至上午10点客流高峰时段,特别安排4名专职保洁员穿梭于各摊位之间,不间断地进行清扫和垃圾清运;高峰过后,则由市场管理部门接手日常维护工作。这种“双重保险”有效维护了菜场“颜值”,提升了购物体验。
随着“小菜场”投入使用,北广场停车场得以“解放”,约350个停车位能够充分满足市民停车需求,无论何时前来购物,都无需再为停车发愁。据了解,博联农贸市场停车场自2023年3月30日起实施收费管理,所有车辆停放30分钟内(含30分钟)免收停车费。
从拥挤杂乱到规范有序,从停车难题到便捷舒心,博联农贸市场的“华丽蜕变”,不仅提升了市场的整体形象和服务品质,更彰显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温度与成效,为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 丁冯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