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强国复兴有我 | “夕阳红”点亮“村晚” 下一条:鸣凤村以“江洲之源”为笔 绘就传统村落活态传承新图景
在治理网格的编织中,全市各地将党建触角延伸到每个角落,构建起覆盖全域的精细化治理体系——
党建“绣花针” 绣出江岛幸福新图景
  2025-07-01

  

三茅街道浓农帮帮团帮助果农销售石榴

万里长江奔流入海,环抱着绿意葱茏的扬中岛。这里,更动人的是飘扬在街巷阡陌间、浸润在群众心头的鲜艳党旗。我市精心锻造的“一镇一品牌”工程,正以党建为笔、为民初心为墨,绘就民心凝聚、活力奔涌的新时代画卷。

织密精细治理网络

精准回应民生期盼

新坝镇联合村的中心路宽了,闲置地块变身便民邻里亭,崭新石桌凳成了村民茶余饭后的聚集地——这是党员与爱心人士通过微网格捐资共建的温暖成果。今年,新坝镇党建为针,深入融合微网格”“12345”“矛盾调解三张网,干部、代表、委员入网进格,与两长、老党员围坐议事,310余场议事活动让民情民意充分涌流,900余名志愿者投身村务,成功调解纠纷69件,推动280余件民生实事落地,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群众盼的,正是党建抓的。经开区依托党群连心网,党员中心户像纽带般串联起邻里乡亲,四必到四必联机制让群众需求第一时间得到回应,三长工作室里家长里短有人接,党群议事会上你一言我一语谋对策,曾经的治理末梢成了感知需求的前哨,群众的呼声总能第一时间传到党组织耳畔,破解了240余件急难愁盼;西来桥镇将锋领振兴的旗帜插在最基层,168个微网格像毛细血管,铺满16个村民小组的角角落落,160余名镇村干部揣着民情日记本,结对挂钩到每个小组,到进访的脚印印在泥泞的田埂,板凳夜话的灯光亮在村民的院坝。

这些细致入微的治理举措,让一桩桩民生实事落地生根:新坝镇双新村整治道路收回400平方米土地,三栏路涵洞拓宽、水系贯通,遮挡绿化移走、停车位归整,这条最美乡愁路实至名归;经开区完成巷道改造、路灯亮化工程,整齐篱笆围起鲜翠小菜园,坑洼土路变平整毛细血管路;西来桥全年开展三长议事”“人居环境整治等活动100余场次,让张大爷家漏雨的屋顶、村口堵塞的排水沟等小事事事有回音……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村

资源联动创新实践
  

激活乡村振兴引擎

打破壁垒、聚合力量,资源联动的创新实践,为江岛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全市各地以党建为纽带,推动资源、人才、产业深度融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高新区(三茅街道党工委)推倒“部门墙”“村界碑”,将6家市级单位、街道部门与沿江10村的资源拧成一股绳,搭起“一核多元”的大党建格局。轮值书记论坛上,各村“当家人”围坐论道,把民生难题摆上台面会诊;联席会上,党员教育方案与修路、治水等实事清单一起敲定,让党建不再是“虚功”,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行动力。党建引领下,“浓农帮帮团”直播带货42场销售额超50万元,“野学院”项目5天建成日均吸引2000人打卡,其中藏着“党建+电商”的巧思——党工委搭台、党员带头、农户唱戏,把数字快车开到田埂边,让好农货走出了岛城。

八桥镇八桥村科技创业园里,“红色服务驿站”的“园区+一站”速办套餐火了:企业开办、税务申报等服务“零时差响应”,党员网格员靠前服务,助力入驻企业年产值超3亿元,为村集体带来年租金100余万元。全镇11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升级,“忠惠领航”等品牌矩阵让理论学习融入日常,红旗公园、党性锤炼中心等红色资源成了党员群众的“精神加油站”;32个网格党支部(党小组)织密治理网,“红色管家”服务团、“惠小组”理事会让心安北区形成治理良性循环,87%的居民参与率背后,是13条民生建议落地成路灯亮化、监控安装等实事;全镇构建起“15分钟党建便民服务圈”,理发义诊、安全科普等服务常态开展,市级专家进村义诊、70岁以上老人享“爱心理发”,让群众指尖触到暖意。

党员干部带头发力

为基层治理注入活水

在兴业强村的战场上,党员干部们的身影在实践中显担当。

油坊镇同德村的田埂上,一支平均年龄37岁的青年干部队伍正冲锋在前。他们从退伍军人、大学毕业生中走来,在乡风文明建设中创新思路,让吴家埭的农耕野趣与示范园的郁郁青青相映成趣,用活力与智慧给村庄蝶变注入了强劲动能。不止同德,油坊镇的“乡土课堂”里,6大主题“菜单式”课程搭配实训基地实践,“实战型导师”手把手传授经验。青年干部走进田间地头调研,35份“金点子”经多方打磨变成“手艺流传”“爱老敬老”“青青乡野”等创新项目。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初夏的西来桥镇新程村,翠冠梨的甜香漫过田埂,“樱紫桃红”的果实在枝头晃出胭脂色,从“一品新程”商标贴满合作社的包装箱,到非遗传承人带着竹柳编技艺走进研学课堂,在“村党委+合作社+农户”模式下,党员“惠农先锋小分队”活跃在果园稻田,让800万元销售额里飘着果香,让12名“新农人”的汗水滴进产业链。

从“纸上蓝图”到“田间实景”,党员干部的身影愈发活跃。高新区党员“1+N”帮带机制成效显著,丁鹏等青年才俊在乡村振兴舞台上崭露头角;八桥镇党员攻坚专班创新“快递+物流、电商+特产、平台+服务”模式,20余种名特优产品线上热销,村集体收入年增至少20万元。这些人带着党员徽章扑在一线,成了乡村振兴里最鲜活的“生力军”。

一面面党旗在江岛高高飘扬,一项项创新实践落地生根。我市正在将基层治理的“千条线”织成服务群众的“一张网”,在党建引领下书写着新时代的民生答卷,让幸福之花在江岛沃土绚丽绽放。

□ 张梦娇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96072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475101 本月:2150976 今天:5440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