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一场聚焦“巡网一体化”的头脑风暴在市交通运输局展开,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网约车平台负责人、出租车企业代表及驾驶员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
传统巡游出租车“线下扬招+线上巡游出租车订单”的经营模式,在网约车兴起后逐渐显露出局限性。此次“巡网一体化”正是为打破困局而生——加入项目的巡游车可通过网约车平台接单,在平台上显示为网约车,实行网约车收费标准,实现与网约车“同权同价”。
其中最具吸引力的,当属“随开随关”的灵活机制,驾驶员可依据实时路况、个人意愿,自由切换线上接单模式,选择以巡游车或网约车身份接单;而未加入的驾驶员,则仍维持线上仅接巡游车单的模式。
推进会上,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交织。一位年轻驾驶员难掩兴奋:“原来平峰期只能空车跑街,现在能随时切换成网约车接单,收入肯定能增加。”不少熟悉智能设备的年轻司机纷纷点头,他们还看到了更深层的意义:巡游车与网约车线上接单的“同权同价”,有望终结新旧业态在运价、派单上的不公平竞争。
然而,反对声同样强烈。“平台抽成高,规则还总变,我们根本玩不转!”一位老驾驶员满脸愁容,“开了几十年车,就习惯路边揽客,现在突然搞这些新花样,手机操作都不熟练,怎么和年轻人竞争?就算有‘随开随关’,连开关在哪都不知道!万一接错单,不仅要被乘客投诉,还得扣钱。”另一位司机何师傅也倒起了苦水:“定价权全在平台手里,现在每单收益都被平台压得死死的,跑一天下来可能赚得更少。”
更让司机们担忧的是派单机制。“听说平台按口碑值派单,我们出租车司机整体口碑值比不过网约车司机,竞争力处于劣势,就算加入了‘巡网一体化’,可能多不了几单,还不如老老实实用传统方式接单。”这些顾虑在年长驾驶员群体中引发强烈共鸣,他们对复杂操作系统的畏惧、对收益减少的担忧,以及对竞争劣势的不安,成为推进“巡网一体化”工作的现实阻碍。
出租车企业负责人对“巡网一体化”也持有复杂态度。一方面,他们敏锐捕捉到合作带来的转机:“与网约车平台合作,能盘活闲置的经营权,大大缓解经营压力。”某企业代表进一步解释,“随开随关” 模式让驾驶员自主调节接单策略,既能降低空驶率,又能灵活应对市场需求,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契机。但另一方面,他们也心存顾虑,担心与网约车混同会削弱巡游车的品牌形象,同时忧虑在平台规则制定与流量分配中缺乏话语权。
针对争议与挑战,市交通运输局明确了推进方向。后续将稳步开展“巡网一体化”试点工作,重点加强对驾驶员的教育引导与操作培训,尤其是针对“随开随关”模式的专项指导,帮助驾驶员跨越技术与心理门槛。同时,强化监管与服务保障,完善政策支持体系,为行业转型升级营造良好环境,确保这场变革行稳致远。
(冷旭颖)
短评:
我市探索出租车“巡网一体化”转型,是传统巡游出租车行业在网约车浪潮冲击下的一次主动突围。“同权同价”“随开随关”的设计,试图打破新旧业态的壁垒,既赋予司机灵活接单的自由,也为行业注入竞争活力。但老驾驶员对智能设备的操作障碍、对平台抽成与规则变动的担忧,都是技术迭代与行业生态重构对从业者的“双重考验”。
破局的关键在于平衡创新与保障。相关部门应加快建立公平透明的监管机制,规范平台权力,同时通过系统培训降低技术门槛,以“试点先行”的方式逐步验证模式可行性。唯有兼顾效率与公平,才能让“巡网一体化”真正成为行业升级的跳板,其最终成效也将在实践与调整中逐渐明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