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小窗口”,改革“突破口”。从“跑断腿”到“远程办”,从“多头跑”到“一站式”,从“反复折腾”到“打包速办”……市数据局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心的每一件事,深入推进“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事联办”等改革实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政务服务质效和群众满意度。
智能服务
不见面也能办成事
5月27日,市政务服务中心接到上海市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呼叫,我市窗口工作人员“一键呼应”,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远程帮办,家住扬中的邵女士顺利办理了上海市个人养老待遇终止手续业务。
沪扬来回虽需6小时车程,但经窗口工作人员远程连线、上传材料,仅20分钟就办成了相关手续。邵女士这样一对比,不禁点赞道:“省时、省力、省钱,真的是太方便了!”
长三角“一网通办”虚拟窗口应用远程屏幕共享、音视频智能交互等技术,通过属地窗口人员“屏对屏”远程协助,帮助办事人在异地窗口完成办事。目前,该业务服务范围已扩展至浙江、上海、安徽等省市,接入市场准入、不动产、住房公积金、人社、医保等领域42个高频事项,有效避免“往返跑”的麻烦,极大节省了企业群众办事时间和经济成本。
增值服务
企业的事“更高效地办”
“请问,烟花爆竹零售经营许可证延期换证是在这办理吗?”“这里能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批吗?”……在市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工作人员每天都会听到类似这样的疑问,而答案都是“可以”。
业务不知去哪办,跑多个窗口、提交多次材料,曾经是企业和群众办事难的真实写照。为让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市数据局在人社涉企业务、医保、税务、公安出入境等分中心集中进驻的基础上,持续推进“综窗”改革。按照“政务服务中心管收件出件、部门管审核审批、一体化平台管运行”模式,对全市的17个部门472项政务服务事项“收审分离 一窗通办”,变“群众跑”为“内部转”,窗口办事效率提升48%。
“今年以来,综合窗口办件量3400余件,相当于每天约有30位群众享受‘一窗通办、全程无忧’服务。”市政务服务中心业务协调科科长马艳介绍。
暖心服务
群众的事“随时随地办”
近日,在市人民医院,刘先生不到10分钟就填好了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申报流程,他感叹:“只要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完成申报,跟过去比真的方便许多!”
诚如刘先生所言,过去新生儿父母给宝宝办理出生医院证明、户口登记、医保参保等业务,需要奔波于医院、派出所、医保等至少5个部门,过程繁琐耗时。为解决新生儿父母的“头疼事”,我市推出新生儿出生“一件事”高效办,将一系列繁琐事项“一键联办”,群众直呼“方便”。
近年来,市数据局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深入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围绕29项“高效办成一件事”清单,组织各牵头部门梳理精细化办事指南,设立“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开展窗口工作人员培训,满足企业群众日常办事需求。
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完成“一件事”线上线下办件量6.5万余件,原来182个“多部门事项”整合为29个联办“一件事”,实现减环节77%、减材料64.5%、减跑动85.4%、减时限68.96%。
下一步,市数据局将继续锚定企业群众需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数字化转型,不断拓展便民利企新场景,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易办”“智办”迭代跃升,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
□ 杨蝶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