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扬中于6月12日正式入梅,降雨呈现明显阶段性特征,且降雨间隙高温接踵而至。近日,记者走访博联农贸市场发现,受梅雨季与高温天气的双重影响,市民的“菜篮子”愈发沉重。
走进蔬菜区,摊主徐艳直言:“整体上菜价都涨了。”据了解,此前罕见的暴雨导致农田积水成灾,后续的高温天气更是雪上加霜,菜农损失严重。“我舅舅就是菜农,这段时间去他地里看,损失确实不小。”徐艳一边忙碌地招呼顾客,一边介绍道。这波灾害直接反映在菜价上,无论是易腐的叶菜还是耐储的根茎类蔬菜,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
记者注意到,虽然豇豆、茄子、西红柿等当季蔬菜供应尚可,但价格涨幅明显:丝瓜价格从上周的3.5元/斤涨至4.5元/斤;空心菜从1.5元/斤涨到2.5元/斤;青椒价格也上涨0.5元,维持在2.5-3元/斤。目前市场上的蔬菜大多来自本地菜农,徐艳担忧地表示,随着气温持续升高,本地蔬菜产量将进一步下降,一旦依赖外地供应,菜价恐将继续攀升。市民顾女士对此深有感触:“尤其是丝瓜,真是一天一个价,上周还卖3块5,这周就涨到4块5了!”
与蔬菜区的“涨声一片”形成鲜明对比,肉类摊位显得格外冷清。王玉富的肉摊前,喇叭反复播放着"猪肉便宜卖,11元/斤”的吆喝。尽管五花肉11元/斤、里脊17元/斤-18元/斤的价格十分亲民,但销量却难有起色。“天气一热,猪肉就更难卖了,现在一天只能卖一百来斤。”王玉富透露,受经济环境影响,饭店采购量大幅减少,家庭零售也不见增长,与往年相比销量明显下滑。牛肉同样遇冷,普通部位35元/斤,里脊42元/斤,吊龙45元/斤,销量也出现显著下降。
在水产品区域,海腥味与冰块的凉意交织在一起。摊主王女士正忙着往水盆里添加冰块:“天太热了,不加冰降温的话,鱼虾很容易死亡,损耗一大,价格自然就会上涨。”目前罗氏虾价格高达50元/斤,较去年同期的30元/斤大幅上涨。不过王女士预计,随着气温进一步升高和供应量增加,罗氏虾价格有望回落至20元/斤-30元/斤。相比之下,河虾按规格在80元/斤-100元/斤,龙虾的售价在20元/斤-30元/斤,而亲民的基围虾售价在20元/斤,其他的水产品价格相对平稳,但冰块成本和损耗压力仍对水产价格构成潜在影响。
(邹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