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尽管最近几日室外暑气蒸腾,但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又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并非仅因气温,更因机器轰鸣与工人忙碌交织出的蓬勃生机。33℃以上的高温里,身着蓝色工服的工人们穿梭在生产线间,额头汗珠随动作滑落,却无暇擦拭,目光始终紧锁着运转的设备与传送带上的管阀件半成品。
在防腐塑料管材领域,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以差异化创新勾勒企业发展轨迹。作为专注该领域30余年的企业,1~5月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凭借自建实验室的技术底气、产学研协同的创新活力,以及线上线下融合的拓客策略,在市场竞争中走出一条“技术+服务”双驱动的转型之路。
记者了解到,企业当前重点研发的医药用导电功能管阀件,虽因特殊工艺面临生产工序繁琐、损耗较大的挑战,却因高附加值和市场潜力成为攻坚重点。“这类产品需要在材料配方与结构设计上实现双重突破,我们正通过持续优化工艺提升良品率。”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总经理许琳介绍,企业与湖北工业大学、江苏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的材料研究成果与企业的量产需求深度结合,推动产品精准度提升,在减损降耗方面成效显著。
实验室的“智囊”作用不止于此。从原料配比到成品检测,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检测体系严控质量,让每一件产品在出厂前都经过多维度性能测试。这种对技术的执着,使得企业在防腐管材领域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当同行还在比拼标准化产品时,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已着手向定制化、功能化方向迈进。
在行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的拓客模式早已于4年前悄然转型。“线上平台、展会与新媒体构成了我们的获客‘铁三角’,其中线上渠道贡献了大半客户来源。”许琳坦言,通过阿里巴巴等数字化渠道,企业不仅降低了拓客成本,更实现了客户需求的精准匹配。“线上推广让我们直接触达目标客户,沟通效率大幅提升。”
谈及未来规划,江苏绿岛管阀件有限公司的战略清晰而坚定:一方面深耕技术,推动产线智能化转型,通过引入先进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优化服务,将“技术+服务”模式进一步细化,针对医药、化工等细分领域推出更专业的解决方案。
在采访中,许琳认为“出海”会是企业未来的核心发力点。“在未来‘出海’规划中亟需政策支持,希望有关部门能搭建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提供国际认证、法律咨询等一站式服务。”许琳说道。
(青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