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上一条:关于高考期间对高级中学周边道路实行交通管制的公告 下一条:我市各学校开展儿童节系列活动
“刚柔并济”破解城市道路“顽疾”
我市道路养护实现新突破
  2025-05-29

  

本报讯 近日,我市在宜禾路关键路段成功应用灌注式复合混凝土路面技术,成功破解困扰城市道路多年的车辙、破损等“顽疾”,标志着我市道路养护技术迈入智能化、生态化新阶段。

在交通流量大、车辆密集的宜禾路与中电大道、新扬北路交会处,新型养护技术正显现惊人成效。通过向大空隙沥青混合料基体灌注高性能复合浆液,形成“柔性骨架+刚性填充”的复合结构,既保持沥青路面柔韧特性,又具备混凝土路面的刚性支撑,提高了路面抗荷载能力,据统计,本次养护提升路段超过1300平方米。经专业检测,该结构抗车辙性能较传统沥青路面提升5倍以上,五年内车辙深度可严格控制在5mm阈值内,同时兼具优异的高温稳定性、抗水损性及耐化学腐蚀特性。

“技术创新带来多重突破。”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吕怀宝介绍,该项技术采用灌注式复合混凝土路面技术,高性能复合浆液灌注后可实现2至3小时快速开放交通,较传统工艺缩短50%以上工期;施工全程零噪音、零扬尘,浆液自流平特性避免振捣工序,即可灌注饱满,真正践行了绿色养护理念。此外,特别设计的20%~30%空隙率基体,既确保浆液充分渗透,又形成有效排水通道,显著提升了雨天行车安全性。

近年来,我市市政养护领域持续领跑技术创新:从高分子聚合物焊缝技术与就地热再生的组合应用,到如今智能灌注技术的精准落地,形成“预防性养护+精准修复”的技术矩阵,为“生态宜居岛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每条道路都是城市品质的展示窗口。”市市政园林工程处市政维护科石春红表示,未来将持续深化“科技+生态”双轮驱动战略,深化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推动养护作业向“预判式”“非开挖式”转型升级,让市民切实感受“脚下道路”的温度与智慧。

(张梦娇 园林轩)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14646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729861 本月:3405736 今天:12680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