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把“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他用“铁脚板”扎根基层践初心 |
|
2025-05-13 |
|
清晨,当阳光洒在新坝镇新安村的乡间小路上,新安村村建土管员孙波已经开始了忙碌的一天。整理材料、走访村民、调解纠纷、推进工程……他的脚步从未停歇,日均行走1.5万步。这一天,是孙波扎根基层7年的缩影,也是千千万万村干部的真实写照。
早上8点,新安村村委会大厅已经热闹起来。孙波早早到岗,投入工作状态,整理当天的材料,解答村民的咨询。他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建房申请、土地测量表和民情记录本,每一份文件都标注得密密麻麻。“阿姨,您家的建房手续还需要补充一份材料,我下午去您家帮您看看。”他一边耐心解释,一边在笔记本上记下待办事项。
上午10点左右,刚开完村里的例会,孙波便匆匆拿起背包,准备出门。“村干部最重要的能力是勤走。”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他工作的信条,“只有深入一线,才能听见最真实的声音,及时帮他们分担忧愁。”
“阿姨,你家是上个礼拜天浇筑好的吧,过两天我们要来复测了哦。”目前,村里有7、8户正在新建房屋,孙波要定期去走访记录,每一户的进展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走访中,他总是一口一个 “叔叔”“阿姨”,村民也亲切地叫他“小波”。此刻,微信步数悄然突破5000步。
建房最容易引发界址纠纷,如何做到既解决问题又不伤邻里感情?孙波有一套自己的“法宝”。“界址纠纷看似是土地问题,实则是人心问题。”他告诉记者,一次,两户村民因宅基地界限争执不下,孙波没有急着下定论,而是拉着双方坐下来,从家长里短聊到各自难处,最后提出折中方案,双方欣然接受。“老百姓也是通情达理的,将心比心,说到心坎上,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中午,孙波匆匆扒了几口饭,便翻开民情议事记录本,更新上午走访的情况。本子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村民的诉求:“村里分工不分家,能帮一把是一把。”他笑着说。一旁的同事陈海评价他:“像‘哥哥’一样,很多的苦事累事他都主动去帮我们分担,平常跟老百姓的沟通也很耐心,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作为第八网格的微网格长,孙波下午的任务是巡查河道和环境卫生。下午2点,他沿着村道边走边看,发现一处河道漂浮物未及时清理,立刻拍照发到工作群,并联系河道管理员处理。3点多,巡查结束,他的微信步数已飙升至10000多。
随后,他又赶到了6组的老桥翻建工程现场,查看工程进展。今年,6组的老桥翻建被提上日程,却因村民对老桥的感情和用水顾虑一度停滞。前期,孙波带着网格员挨家挨户走访,倾听诉求。“桥必须原址建!”“自来水管可要处理得当……”面对村民的担忧,他和村干部们反复协调优化方案。最终,工程不仅如期推进,还获得了村民支持。“现在桥基已完工,下一步就等铺桥面了。”孙波开心地说道。
傍晚,孙波的身影又出现在村民家中。他帮老人填写保险申请表,又赶到网格议事亭。七八个村民围坐,反映路灯不亮、沟渠堵塞……“小波,留下来吃饭吧!”村民的热情招呼让他心里暖暖的,但他婉拒了:“还得回去整理今天的材料呢。”当他回到办公室时,微信步数定格在了14876。
从清晨到日暮,孙波的一天平凡却充实。1.5万步,是距离,更是温度;是辛劳,更是责任。孙波用“铁脚板”一步步把“问题清单”变为“幸福账单”。“自己也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又是年轻人,想为看着我们长大的老百姓做一点事情。只要群众需要,我的脚步就不会停。”孙波说道。□ 张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