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诗意漫游 下一条:五四寄怀
刮柳,水乡人的技艺
  2025-05-06

  □ 朱秀林 沙洲小岛,这颗被江河温柔环绕的明珠,是水乡的鲜活写照,灵动的自然之美在此肆意铺展。江滩、堤圩、港滩、河岸,目光所至,皆是芦苇与杞柳的广阔天地。 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悄然降临,万物开始苏醒。芦笋,像一群活泼俏皮的孩子,按捺不住内心的兴奋,迫不及待地从土里探出尖尖脑袋,密密麻麻地布满滩涂。杞柳也从冬日的沉睡中苏醒,根部积蓄着蓬勃的力量,红褐色叶芽如懵懂孩童,小心翼翼地钻出来,细长的枝条肆意舒展,弯月似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它们在阳光与水韵的和鸣下,奏响一曲生机蓬勃的春之乐章。 冬天,当凛冽的寒风宣告寒冷的到来,水乡换上另一番景象。空气中弥漫着忙碌的气息,收割芦柳的号子声此起彼伏,如激昂的鼓点,打破冬日的寂静。人们在芦柳滩间穿梭忙碌,将一年的辛勤收获运送回家,眼中满是对劳动成果的珍视与满足。这些芦柳,有的直接售卖;有的则妥善保存,等待一场惊艳的蜕变,摇身一变成为生活中的实用物品或精美的工艺品。杞柳的用途最为广泛,大到日常使用的筐篮,小到独具匠心的手工艺品,都离不开它柔韧绵长的身姿。 杞柳割下打捆,整齐地堆放在开挖的柳塘中。塘底挖有渗水漕沟,便于通气排水,皮柳整齐地码放于塘中,四周及上面铺上厚厚的稻草,就像给塘里的柳盖上温暖的被褥,顶层再覆盖泥土。这样就能保持塘内的地温,让杞柳鲜活而不枯萎,为此,还需要适时往柳塘里浇水保持湿度。 刮柳,是柳编制作的第一步。这看似简单的去皮工序,实则饱含着水乡人的心血与汗水。刮柳前,特制的柳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别看这“柳夹”(扬中称柳刮子)毫不起眼,构造也不复杂,却凝聚着水乡人的智慧,是柳条脱皮的“秘密武器”。制作“柳括子”选用七八寸长的两片毛竹,一片做成锯齿,一片削成刀口,两片相合成剪刀叉,在一端用绳扎紧。 刮柳时,人们坐在小板凳上,随手拿起一根柳条,熟练地将柳夹卡在“柳刮子”一端,顺着柳枝的方向,巧用暗劲将柳皮刮下。这力度的拿捏至关重要,太轻则柳皮残留,影响柳的美感;太重又容易刮伤柳条,造成次废品。其中的分寸感,只有经验丰富的老手才能把握得恰到好处。 回溯到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家乡沿江的生产队几乎都拥有大面积的柳滩,全乡柳产量颇为可观。春天刮柳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沙岛上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刮柳。人们一手握着柳刮子,一手抓住柳条在柳夹中不停地来回刮,动作娴熟流畅。人们一边刮着柳皮,一边唠着家长里短,柳场上欢声笑语,热闹非凡。孩童们在一旁嬉笑玩耍,对大人们手中的活儿充满好奇,偶尔也会拿起柳夹有模有样地尝试一番。可这看似轻而易举的动作,到了他们手中却困难重重,柳皮怎么也刮不下来,没一会儿,稚嫩的小手就磨出了水泡,只能满心不甘地作罢。 在那个物资相对匮乏的年代,刮柳是普通农家的一项收入来源。劳力多的人家,刮一季柳就能增加不少收入,让一家人的生活得以改善,日子也有了盼头。“农村孩子早当家”,十几岁的孩子已然懂事,刮柳季节,每天放学回家帮做家务,等待辛劳的大人们收工,礼拜天也去刮柳挣钱。 我还清楚地记得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有一次,班主任老师带领全班同学去附近进行有意义的刮柳劳动。大家的积极性很高,各组还开展刮柳比赛。劳动结束,将每组的柳集中送账台过秆结算。老师用“勤工俭学”的钱购买《江姐》《红日》《雷锋》等连环画图书放班上,供大家阅读。当同学们享受到自己用劳动换来的成果时,都十分开心。 刮柳的最佳时期一般在清明节前后。此时阳光温暖,春风轻柔地拂过大地,万物复苏,百花争妍,整个世界仿佛被大自然打翻了调色盘,处处桃红柳绿,美不胜收。柳条应时而生,尽显生机,发芽吐絮,柳皮转嫩,因此,柳之骨皮容易分离。 刮柳期间,人们每日天刚蒙蒙亮,便匆匆赶到柳塘,排队领取成捆杞柳。一天的时光,他们沉浸在这看似单调枯燥却饱含生活真味的劳作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刮完每捆柳就得过秤评价,便于及时晾晒。然后,再去搬柳继续干,直至夕阳西下,夜色来临才回家。收集的白柳晾晒于空地上,在阳光下闪烁着温润柔和的光泽。柳晒干打捆,入库存放备用。 收获的白柳是水乡人辛勤劳作的结晶,也是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每一根白柳都承载着水乡的记忆与故事,随着岁月的流转,被编织进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水乡独特的文化符号,无声地诉说着水乡人质朴而坚韧的生活态度,见证着这片土地上的岁岁年年、点点滴滴。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7042019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17426960 本月:13777190 今天:33468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