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我市积极探索“医疗+养老+康复”深度融合模式 |
“医养结合”托起幸福晚年 |
|
2025-04-28 |
|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的背景下,近年来,市民政局以“健康老龄化”为核心目标,大力推行“医养结合”服务体系,通过“医疗+养老+康复”深度融合模式,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保驾护航”。
走进新坝镇康年护理院,整洁温馨的环境令人眼前一亮,这里拥有358张床位,其中特别规划50张专业护理床位,满足了自理、半失能、失能失智老人的差异化需求。此外,在医疗保障体系建设上,该院组建了由全职医师、注册护士、专职药剂师及资深康复师组成的18人核心医疗团队,实现了常见病诊疗、慢性病管理、康复训练等服务的全天候响应,为老人们打造了一张集 “预防—治疗—照护”为一体的健康守护网络。
92岁的阿尔茨海默症患者马奶奶是康年护理院的 “长期住户”。刚入院时她时常因情绪障碍拒绝进食,护理团队为其定制“医疗干预+认知训练+情感陪伴”方案,即医护人员每日精准调整抗癫痫用药,康复师通过老照片回忆疗法激活记忆,护理员24小时陪伴散步聊天。三个月后,老人不仅能自主进食,还能在搀扶下参与园艺活动。“母亲现在的状态比刚入院时好多了,这里比家还安心。”马奶奶的女儿感慨道。
“我们不是简单的‘养老机构+医务室’,而是打造医疗资源与养老服务的深度耦合体。”康年护理院负责人魏跃武介绍,该机构创新建立“三师共管”机制——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康复师设计功能训练、心理咨询师介入情绪疏导,已累计为200余名老人提供个性化医疗照护。
“这种‘养办医’模式的成熟运行,正是我市系统化推进医养结合的典型实践。”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科长王建峰介绍,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医养结合路径,打造“养办医”“医办养”“医养毗邻建设”“医养协议服务”实用模式,构建起“机构专业照护、社区便捷服务、居家延伸关怀”的立体化医养结合网络。
此外,我市持续强化认知障碍照护体系建设,通过引入专业评估工具与干预流程,建立认知障碍老人照护服务标准,不断提升连锁化标准化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能力。
同时,依托新建成的市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认知症预防和干预中心,为老年人提供科学的认知功能评估、专业的照护技能培训及个性化干预指导,构建起“科普宣教、早期筛查、专业干预、全程照护”的全链条服务机制。
值得关注的是,2024年,由市民政局牵头、扬中市福康医院开展的《医养结合运行模式研究》课题,还成功入选江苏省养老护理科研重点项目名单。该研究聚焦医养资源深度整合机制、失能失智照护标准体系构建等核心议题,旨在通过实证分析提炼可复制的“扬中经验”,为全省医养结合服务标准化、智慧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接下来,我市将持续创新服务模式,依托市级智慧养老数据平台,实现健康档案、诊疗信息与养老服务数据跨系统互通,推广“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及家庭病床智能监测,精准提升失能失智老人照护水平,为老年人托起更有尊严、更有质量的晚年生活。(奚嘉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