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法治扬中
 
法院专刊
调解一线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专栏>>法治扬中>>法院专刊
法院专刊  
上一条:我市开展青年干部廉洁教育活动 下一条:佚名4
凝聚发展合力 共绘基层治理“同心圆”
冷旭颖   2025-04-17

   群众盼点@一“习”话 群众盼点@一“习”话: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习近平2025年2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应科学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的内涵,不断夯实社区建设的工作基础,全面提升城市基层治理效能。 村民 方道德 知法、懂法才能更好地守法,法律进乡村的活动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就在身边。 麦田青年志愿者 姚欣 我们将积极争当志愿服务的传承者和公益活动的践行者,不断创新互动模式,加强公益品牌塑造,让更多的人在公益的氛围中收获爱与被爱。 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 马意俊 构建党委统一领导、社会工作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群团组织分工合作、具体推动的志愿服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积极作用。 群众说出一“习”话——如今,人人懂法、户户守法,村庄上下一条心,村民幸福感更高。 连日来,油坊镇振兴村积极探索以人民为中心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充分借助警官、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进网入格服务群众的举措,增强村民法律意识,夯实综合治理基础,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三官一律进乡村”活动中,法官给群众分享了抚松林区基层法院落实基层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同时围绕发生在日常生活中的冒充类诈骗、电信类诈骗等典型真实案例进行细致讲解。“这样的活动非常有意义,宣讲的案例都十分贴近百姓生活,通俗易懂又深入人心。”村民方道德说。 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需要将实践中的多元主体的实质性参与纳入法治体系。振 兴村党委书记祝庆介绍,近年来,振兴村以满足民生需求为导向,以解决民生关切为目标,通过政法力量下沉网格,把警务人员“知法、懂法、能执法”和社区网格员“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进行有效互补,持续完善基层矛盾纠纷及时发现、精准判断、高效处理机制,引导群众通过法治方式解决治理难题,全面提升村民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如今的振兴村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村民参与”的乡村治理新局面,村民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双提升,和谐的生活也提高了村民打造美丽乡村的积极性,乡村振兴的“底气”十足。 群众说出一“习”话——越来越多的志愿者的加入是爱与希望的延续,更是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春风送暖,爱心涌动。今年3月,一抹抹“志愿红”在岛城绽放,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学雷锋月”主题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上下开展,雷锋精神如春风化雨润泽着群众心田。 文明新风志愿服务、环保志愿服务、“3·8妇女节”女性赋能活动、“慈善赋能情温夕阳”助老行动、“青语青愿”关爱行动、新“群”暖扬志愿服务等九大志愿服务项目全面铺展开来,展现了新时代扬中志愿者的精神风貌,凝聚起“五个岛城”建设的强大社会力量。 志愿服务与基层治理、百姓生活深度融合,创新了互动模式,加强了品牌塑造,提升活动影响力和号召力,更让参与者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公益的认知以及对公益项目的关注度。 活动中,麦田慈善基金会青年志愿者姚欣告诉记者,自2016年起她加入麦田,参与了“一双球鞋的暴走”“地球一小时”等多项公益活动,在投身志愿服务的九年里她见证着麦田志愿服务队伍的壮大。“2024年,麦田开展活动180次,参加活动的志愿者2724人次,捐赠人5.66万人次,服务对象4452人,创造了历史之最。他们的加入是爱与希望的延续,更是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的有益探索。” 志愿服务正渐渐成为“五个岛城”建设的闪亮名片。据了解,我市共有7万余名登记注册的志愿者,分布在全市各行各业,在经济发展、社会治理、应急救助、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大展身手,也让居民群众及志愿者们享受到了公益带来的切实福利。 实践落点对应群众盼点——不断完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应科学把握共建共治共享的内涵,不断夯实社区建设的工作基础,建立起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着重发挥社会主体的专业化治理优势,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小处入手、精心谋划、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近年来,市委社会工作部围绕促进社会工作高效统筹协调和推动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两个目标”持续推进,“要坚持改革引领和问题导向,实施党建引领提质工程,在优化基层治理上汇聚合力,在深化新兴领域党建上精准着力,在推动社工人才和志愿服务发展上协同发力。”市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马意俊说。 为进一步完善社会工作体系格局,2025年,市委社工部实施“铸魂赋能”行动。分级分类抓好学习宣传,推动政治引领入脑入心;创新开设“社会工作学堂”,以培训赋能建设高素质社会工作队伍,建强用好社区工作者、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志愿者、社会工作领域党务工作者和社会工作干部“五支队伍”。 实施“强基固本”行动,夯实筑牢治理实践。一方面,推动城乡社区工作者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持续提升持证社区工作者占比,常态化开展社区工作者能力提升培训。另一方面,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落实村级议事协商目录制度,常态化推进议事协商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软法”作用,不断挖掘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完善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实施“志满江洲”行动,激活“社工+志愿”服务效能。以社区为服务主阵地,针对不同群体和具体需求,打造志愿特色品牌;开展党建引领“专业社工+志愿服务”融合试点,培树形成一批群众满意、社会认同的“社志融合”经验做法;举办“社工宣传周”主题宣传,开展优秀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案例征集,营造发展氛围。推动培育教育、司法、卫健等领域社工人才。 □ 冷旭颖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5582888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01956127 本月:26690346 今天:62403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