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当“朝朝”与“暮暮”不期而遇,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在我市三茅街道兴阳村,“95后”农村“养老人”曹慧子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从深圳一名公办幼儿园老师到毅然返乡投身养老行业,她用青春热血为乡村“银发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陈奶奶,这两天睡眠怎么样呀,饭菜还合不合胃口?”来到兴阳老年幸福之家,这位“95后”年轻院长曹慧子正低着头为83岁的陈奶奶耐心地修剪指甲,并仔细询问老人生活情况和需求,在她的细心照顾下,老人的脸上满是幸福的笑容。帮老人理发、修剪指甲,带老人们唱歌、做游戏,为她们带来源源不断的欢笑,成为了曹慧子每天的日常。耐心、细心,这两个词也始终贯穿着曹慧子的工作。曹慧子告诉记者,自己曾是深圳的一所公办幼儿园的老师,2021年回扬开始正式步入养老行业,成为一名满腔热忱的“养老人”。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要放弃大城市的发展机会,毅然选择回乡投身养老事业,曹慧子笑道:“一方面是为了能更好地陪伴家人,另一方面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农村的养老现状。”曹慧子说,自己的姨妈和外婆都是经验丰富的“养老人”。在这样的熏陶下,曹慧子也深受触动。返回家乡的她毅然从外婆手中接过为老服务的“接力棒”。“许多农村老人,习惯了农村推门见绿的生活空间和自由自在的生活习惯,并不喜欢住在养老院。”曹慧子说,她希望能通过她的努力,改变传统的养老模式,让老人们在养老院中也能找到家的感觉。
“养老,光有一腔热血还不够,还得有专业知识的支撑。”曹慧子告诉记者,幼教从业者进入养老行业并非简单的角色转换,需要对老年人健康监测、疾病护理、心理疏导等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了更好地提升为老服务质量,她积极外出进修,并先后考取了初级养老护理员、中级消防员、中级营养师、中级烹饪师、社工、高级健康管理师、养老评估师等,并结合实践去更好地为老人们服务。
此外,为了迎合农村老人的生活习惯,改变老人们对养老院的刻板印象,曹慧子还对原有的幸福之家进行改造升级,以园林庭院为特色,打造出一家家庭庭院式的养老院。如今,走进兴阳老年幸福之家,满目葱绿,门前是精心设计的庭院美景,门后是规划整齐的小菜园,老人们都可以在这里认领一片专属绿地,栽花种菜,尽情享受惬意舒适的老年生活。
“无论是孩子还是老人,都需要被倾听、被关爱、被尊重。我们在幼教中培养的耐心、细心和同理心,在养老工作中同样适用。”曹慧子告诉记者,作为一名曾经的幼教从业者,自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细腻的服务意识,这些优势可以为养老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在幸福之家,还有好几位工作人员都曾经有过幼教的工作经历。为了让幸福之家这群“老小孩”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她们充分发挥着专业特长和创造力,经常主动带着老人们做操、做手指游戏,为老人们拍创意照,开展涂色、画画、剪纸、轻粘土等手工活动,并定期为老人们进行防诈骗、防火安全宣传科普,用自己的热情与活力点亮着每一位老人的晚年生活。
青春不应该被定义,无论是培育“幼苗”,还是守护“夕阳”,曹慧子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了青春的无限可能。
□ 杨文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