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杨峻岭
旭日祥云照花园,纱帽圩埭文瀚苑。吾叔摄万师者范,卓尔不凡君子兰。沧桑岁月几春秋,名门之后书香涵。琴棋书画乒乓擅,桃李不言薪火传。板凳甘坐十年冷,《四知堂谱》优主编。温馨院落吉祥第,谈笑风生心舒坦。女孝婿贤孙自健,巧婶照料度辛艰。绿竹红萼芳满庭,左邻右舍交口赞。福如东海长流水,不老青松面南山。今日华堂庆 “杖朝”,“鲐背期颐”更欢颜。
好长时间没有写诗,此次摄万叔八十华诞,他亲自打电话邀请我参加寿宴。摄万叔是我敬重的长辈,他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学识广博,多才多艺。我与叔叔交往甚多,受益良多,有一种超越普通叔侄的亲情,为此作诗一首以致庆贺。
诗句从旭日祥云入篇,旨在营造一种喜庆祥和的氛围,凌空而至,出手不凡,首稿是旭日瑞峰瞰花园,考虑平仄和氛围修改。然后交代地点,我们杨家是五代书香门第,纱帽圩埭有30多位教师和科技工作者,文翰苑名不虚传。在这样的背景和家风环境中自然人才辈出,摄万叔也是其中的佼佼者,在语文教研上颇有建树,堪称老师的老师和典范。他曾荣获过江苏省优秀辅导老师,教学论文获得全国中语会一等奖。在曾经的艰难岁月里,叔叔的生活并不宽裕,他还悄悄地资助困难学生。第二句直奔主题,写叔叔人生多彩多姿,他少年时打鸟不用瞄准,吹拉弹唱、书法、绘画无师自通,可谓神奇,直到他70岁还能和我们挥拍苦战乒乓球。他以老师的智慧褒奖激励我写作,我每有作品发表他都要点评。
第三句引入沧海桑田,回忆过去的艰难岁月,再次点明我们这个家庭的书香特色。所谓名门,因为我们是隋炀帝之后,老家丹阳的家谱第一页就是这位皇帝的图像。我的曾祖父杨爱人老先生乃一百年前扬中文坛五虎上将,官至扬中县委常委,分管教育卫生水利。
第五句开始写叔叔的和睦家庭,他继承了杨家厚德载物、仁爱敦厚的优秀传统,与他相处如沐阳光雨露。他的女儿非常孝顺,女婿浦强吉林大学毕业,在电器销售行业30年顺风顺水,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家庭也早入小康。特意褒奖我的巧芳婶婶,叔叔能有今天,她无微不至地悉心照顾功不可没。
叔叔是个文人,他做事情非常静心耐心细心,坐在家中写作、学习一坐就是三四个小时。作为我们四知堂家谱的主编,多方奔走认真核对,劳心劳力劳神。叔叔对封面、封底的设计匠心独运:用一个金鼎作为封面,龙形图案作为封底。
第八句再次融情于景,描写叔叔家中的小院和谐,四周邻居的赞许。九、十两句作为贺诗有力收尾,显然是化用了伟人毛泽东的诗句“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按照起承转合的要求,体现凤头豹尾猪肚,经过五次修改可谓用心用情,叔叔一见面就切中肯綮说:“你写诗用心了。”从开始的八句到现在的十句,扩容内涵,也是十全十美的美好涵义。在东苑大酒店宴会现场,5D技术让诗句呈现在大厅四周墙壁上,来宾可以细斟慢酌,慢慢品味,我又在台上声情并茂地朗诵,为这场寿宴增光添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