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警徽护苗正当时 |
——市公安局构建未成年人保护立体防线 |
|
朱秋蓉 2025-02-24 |
|
“同学们,慢一点,注意车辆……”“阿姨让一让,让孩子们先过。”一遍遍叮嘱,一声声清脆的哨声在马路上回响,打手势、拦停车辆、喊话提示、定点值守、动态巡查……这就是扬中公安民警在“护学岗”上的日常工作。在扬中这座江岛之城,市公安局为全市3.8万名未成年人撑起立体化安全伞。2024年,扬中市未成年人犯罪率同比下降31%,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扬警护苗”之路。
品牌引领,点亮未成年人成长的“希望灯塔”
2月19日,青葵女警郭珍妮走进江洲小学一(3)班,送给“鞠躬少年”束筠喆一份特殊的礼物,并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小小文明行为被鼓励和宣扬,在少年心中种下一颗“向善”的种子。2024年6月,市公安局成立"青葵"女警先锋队,遴选有爱心、经验丰富的女警与学校结对,开展普法教育、警营开放、心理咨询等工作。她们主动对接学校,建立特殊学生档案,开展反诈宣传、防溺水教育,并在中高考期间加强校园周边治安检查。去年暑假,她们联合多部门开展教培机构专项检查,整改5家违规机构,有效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
新坝派出所则打造了“红英妈妈”志愿者服务品牌,依托“红鹰·枫警联盟”群防群治体系,整合公安、关工委、学校、家庭等多方资源,构建“连心服务+暖心关怀+爱心传播”模式。工作站设立反校园霸凌信箱、安全警示课堂和爱心小队,2024年累计化解家庭矛盾21起,开展安全教育12场次,受益学生超5000人次。
在学校安全方面,市公安局全面压实校园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关于加强校园安全防范的八项措施》,优化护学岗勤务模式,增设警力常态化落实高峰护学勤务。2024年,全市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显著改善,未发生重大涉校案事件。
“看到警察在学校门口,我们心里很踏实。”一位送孩子的家长感慨道,“孩子们的安全有了保障,我们也放心多了。”
多维保障,织密未成年人权益的“守护屏障”
1月1日傍晚时分,市公安局情指中心的电话铃声响起,一名家长焦急地报警称孩子走失了。接警后,城东派出所民警迅速展开搜寻。他们一边调取监控,一边在街面寻找,最终在一个店面门口找到了孩子。“每次接到孩子走失的报警,我们都会全力以赴。”情指中心调度室主任周祥燕说,“孩子们的安全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我们希望能用最快的速度让他们回到父母身边。”
在一次家庭矛盾调解中,新坝派出所民警和“红英妈妈”志愿队员来到一对父子家中。父子俩因家庭琐事多次发生冲突,甚至报警。民警和志愿者们耐心地倾听双方的想法,安抚他们的情绪,最终化解了矛盾。“感谢你们,我们以后会好好沟通。”父亲握着民警的手,感激地说。
在家庭暴力警情处置方面,市公安局依托110接处警平台,与妇联、社区、司法机关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实现多部门立体化跟进化解。市公安局还对涉家庭暴力警情积极处置,视情发放家庭暴力训诫书,并开展警情回访,2024年全市未发生因家庭暴力引发的恶性案件。
精准发力,筑牢未成年人成长的“安全堤坝”
扬中市公安局始终保持对侵害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守护孩子们的安全。2024年,通过“户治2024”户口专项清理工作,全面梳理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线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
市公安局通过 “青葵女警先锋队”“卫星计划”等特色品牌,并在每个派出所返聘一名经验丰富的退休老民警为关工站副站长,整合派出所民辅警、社区干部、网格员、志愿者等力量积极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活动。2024年,市公安局推出“扬帆说法”系列微视频7期,点播量达10余万人次,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讲解,让法律的种子在孩子心田“生根发芽”。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微视频,让孩子们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法制大队大队长姜文说,“每一个孩子都应该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在学校课堂上,民警们结合生动的案例,为孩子们讲解法律知识。“警察阿姨讲的这些知识,让我知道遇到危险时该怎么办。”一名学生认真地说,“我很喜欢这样的课堂。”
此外,市公安局还利用社区警务室建成“安防宣传教育馆”,定期开展反诈、法律知识宣讲,参与群众近1000人次。在学校,民警们深入课堂,开展法治讲座和安全教育活动,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朱秋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