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烟火生活溢出的汁液 下一条:二猫赋
我的表叔——印民生
陆伟兵   2025-01-15

  □ 陆伟兵 2025年1月6日晚23时,惊悉我的南京表叔印民生不幸离世的消息,心中不由得如刀绞般大痛。 印民生是扬中著名烈士印世庸的儿子。他与我的父亲陆坤元是姨表兄弟,少年时两人曾在扬中七墩子观音庵私塾同学,志趣甚投,情同手足。我们姊妹四人,年幼丧母,家庭生活一直过得比较艰辛困难,几十年来,他始终给予我父亲和我们全家极大关心和帮助。我们逐渐长大,他更是在学习、工作上给予悉心指导。前不久我去医院探视他,他亲切地唤我乳名“小兵”,我还跟他打趣说,他是我的“人生导师”,我是他的“关门弟子”,谁曾想,现在他竟与我阴阳相隔了。几十年来,与他老人家相处时的点点滴滴,一股脑儿涌上心头,让我沉浸其中,久久难以释怀。 1938年10月3日,印民生出生在江苏镇江扬中县西来桥北胜村印氏家庭,其父印世庸、其母姚秀清。兄妹二人,印民生为兄长。 印民生的童年是在白色恐怖下度过的。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同年11月,上海沦陷。1938年2月,扬中沦陷。怀着把日本强盗赶出中国去、救民于水火的坚定信念,印民生的父亲——印世庸在1939年春投身革命,1940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担任扬中军事科长、参谋长、独立团团长等职。他抛妻别子,夜行昼伏,带领新四军队伍与日伪顽展开搏杀,大小战斗不断,军事斗争形势十分复杂严峻。年幼的印民生与妹妹印国华在母亲的带领下相依为命,一家人过着极为动荡的生活。日伪顽时常到家中骚扰,为了避险,母亲有时将他们寄养在别人家中 “打埋伏”,有家难归,四处漂泊。抗战胜利后,新四军奉命北撤,他们一家也随部队撤到苏北。对他全家打击最大的是,1948年4月18日年仅34岁的印世庸在丹北不幸牺牲,那年印民生年仅10岁,妹妹印国华年仅8岁。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扬中、镇江相继解放,组织上将他们从苏北送到镇江安顿下来。不久,他的母亲——姚秀清又带着两个孩子回到扬中西来桥北胜老家。 解放后,新成立的人民政府对烈士子女格外关心。他们兄妹俩也开始上学读书。 印民生先在无锡苏南干部子弟学校读书,毕业后,被分配到常州铁路部门工作。1960年,他又被选送到上海铁道学院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因才华出众、工作表现出色,被调至南京铁路分局工作,直至1998年退休。他在铁路部门工作40多年,历任南京铁路分局秘书、办公室副主任、生活卫生科副科长、生活卫生科科长、生管段段长、多经分处处长、烟草专卖局局长等职务。他19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位久经考验的、优秀的共产党员。 工作四十多年来,他廉洁奉公,恪尽职守,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从不打“擦边球”,从始至终一尘不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当初入党时的誓言。他严于律己,光明磊落,没有利用任何关系谋一次私利。 他说,他是革命烈士的后代,对党忠诚是首选。在单位当领导20多年间,他的信条是把单位的事情搞好,把职工的事情办好。待遇职位高低不重要,道德品质最重要。 叔父不仅严格要求自己,对下一代、对家人更是严格有加。2002年12月9日,在小儿子印海赴铜陵工作之际,他写下《父训》28条,并赠大儿子印波,要求印波、印海二兄弟严格遵守。28条父训,第一条便是谆谆告诫:做人“思想品质第一,人格第一,名誉第一”。要求他们“遵纪守法,恪尽职守,依靠组织,依靠同志,热爱工作,热爱群众,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不贪钱财,一身正气,执法如山”;要求他们“热爱家庭,关心妻子,教育孩子”。 正是因为这优良的家风和严格的家教,印民生一家个个成才,祖孙三代,四名共产党员。在党的旗帜指引下,把一切献给人民,是他们全家不懈的追求。 印民生在南京铁路系统享有崇高的威望,即使退休多年,人们每每提起他的名字,无不夸赞,真可谓:德高望重,有口皆碑。 印民生在内心深处有强烈的正义感,他敢于坚持真理,敢于仗义执言,为基层一线排忧解难;他同情弱小,常常热心助人;他为人踏实低调,极少跟别人谈论自己。 印民生工作上一丝不苟,极端负责,在工作之余,八小时之外,他则极为风趣幽默。他是一个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人。他的个人爱好特别广泛,尤其喜爱打篮球,并且球艺精湛,颇有建树。打球时,他常常亲自下场,有时亲任队长,年纪渐长后,他则担任教练或领队,他还曾担任过南京铁路系统篮球协会领导,率领球队南征北战。跟我交流时,他多次兴奋地跟我说起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带领南京铁路分局篮球队到家乡扬中灯光球场参加篮球友谊邀请赛的一段段往事。 印民生对扬中的事情特别关心,每每得到扬中的消息,他都会第一时间联系我,他晚年写成的数百篇回忆文章,有近一半内容涉及家乡扬中。每每谈及扬中时,他就像一个孩子谈论自己的母亲一样,掩饰不住对母亲的自豪,浓浓的故乡情结溢于言表。 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回顾表叔印民生走过的88年的人生历程,也许没有父辈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壮举,但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彰显了一个革命烈士的后代、一个铁路分局干部、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真可谓“精神归华表,血泪飞云天。丹心照日月,清气满乾坤”。 叔父——您是革命烈士的儿子,您将父亲救国于危难、救民于水火、甘洒热血写春秋的英雄 壮举铭刻在心, 父亲的壮烈牺牲 是您心中永远的痛, 更是指引您搏击人生 最明亮的灯。 叔父——您是扬中一位普通农家女的儿子,您将母亲扶危济困的嘱托 铭刻在心,母亲的博爱、淳朴、善良, 是您心中永远的根,更是引领您为人处事、无私 助人最深沉的魂。 叔父——您是共和国的铁路之子,四十余年,一万五千多个 日日夜夜, 您殚精竭虑、一心为公, 一尘不染,两袖清风, 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兑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庄严承诺,诉说着一个共产党人的铁骨铮铮。 叔父——您总是为别人付出很多, 为自己考虑很少,即使您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 胸中澎湃的,仍然是共和国的铁路事业, 心中牵挂的,仍然是铁路老友、故里乡亲 叔父——回顾您88年走过的人生历程,您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 宽厚仁爱的一生, 热心助人的一生,是为共和国铁路事业奉献的一生。 今天,我们在这里追思怀念您老人家,就是要学习您老人家的优秀品质,不辜负您老人家对我们的殷切期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并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将这种精神品格代代相传。 苍天有泪化作雨,草木含悲凝成霜。大地无语情深切,江河呜咽寄哀思。 亲爱的民生叔叔,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永垂不朽!千古流芳!您的所有亲友、晚辈都衷心地祝愿您一路走好! 天堂里没有痛苦,我们将沐浴在您严格、慈爱、温暖、和煦的目光中,向着您引领的人生方向,一路奋勇向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05159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524087 本月:1199962 今天:18363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