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讲好“匠人故事” 传承“匠人精神” |
八桥村因“技”制宜打造特色宜居“匠心埭” |
|
匡雪莲 2024-12-29 |
|
本报讯 “木匠、瓦匠、篾匠、机匠、缝纫匠……”27日,记者走进八桥镇八桥村中5组,两面记录了各类“手艺人”历史事迹的文化墙十分醒目。沿路细看墙面文字介绍,便了解了“手艺人”文化墙为何会“落户”在此。原来,八桥村中5组80%的住户从事的工作都与这些老手艺相关。
“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一直以来,扬中人都晓得这一道理,并落于行动,早年时候,家家户户的年轻人基本都会拜师学一门手艺,在诸多行当中,“木、瓦、篾、机、缝纫”这“五匠”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学的人也最多。八桥村中5组,就有这么一群手艺覆盖了“五匠”的手艺人家族,分别是刘家、祝家、袁家、钱家和丁家。
“他们几户人家中,最早从事手艺工作的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并且代代传承至今。”八桥村工作人员祝伟告诉记者,八桥村中5组共有51户群众,有不少人家是代代相传的手艺人。今年5月份,八桥村趁着对村人居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基于中5组的“手艺人”区域特色,便决定因“技”制宜,围绕该小组打造一个特色宜居的 “匠心埭”。这一想法提出后,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赞成。“没想到我们的手艺活儿还这么受到大家关注。”刘家80多岁的老手艺人刘贤云说道。
此后,八桥村便围绕“手艺”“匠心”“传承”“文化”等主题,先后与刘家、祝家、袁家、钱家和丁家进行面谈,了解他们各自的手艺和手艺故事,并为他们拍摄场景照片,作为 “手艺人”文化墙的素材。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多次走访村小组各户人家,倾听大家对环境升级改造的建议,如路面升级、绿化修剪、井盖位置挪动、材质更换等最终,经过两个月的时间,有着“手艺人”文化墙、平坦的柏油路面、升级为铁质井盖的特色宜居 “匠心埭”正式“亮相”。
“完全不一样了,路又宽又平,井盖也都挪到了旁边,真是清爽、方便,‘手艺人’的故事也让我们小组更有气质了!”全新的“匠心埭”不仅得到了本小组居民的一致夸赞,也吸引了周边不少小组的居民前来围观。
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从事手艺工作早已不是大家的首选,但这一时代选择和历史特色,以及手艺人的匠心精神却值得留存、宣传。“希望‘匠心埭’的存在能让更多人感受到‘匠人精神’的可贵,并通过其他方式将这一精神传承下去。”八桥村党委书记祝启国说。
(匡雪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