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张桂生
有时候,交流如同一条河流,让人无法跨越,把原来做的事情搞砸了;有时候,交流如同一座桥梁,双方很愉悦地过了河,各奔东西,各自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我就有过这样的教训。那是在棉花整枝打叉的季节。吃过早饭,我戴上草帽,兴冲冲地到自留地里给棉花打叉。棉花在生长期间,生在最下面的几个芽儿就是公枝,公枝的枝丫处不结棉桃,会和母枝争夺养分,所以必须趁着公枝才长出的时候就把它剪去。我正忙的起劲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母亲到了我的身后,当她看到一地被剪下的棉花枝叶,心疼极了,一脸愤怒,对我说:“你把这些长得好好的枝子都剪了,将来棉花肯定会减产的。”
我说:“不会的,不但不减产反而会增产呢。书上说的。”母亲说:“我不管你什么书上不书上,反正不要做了,该去哪儿就去哪儿。”不由分说要把我拉走。我这时候却犟上了,不肯走,还在剪个不停。母亲见我不听话哭了起来:“白养你这个犟种,翅膀硬了,呜呜呜……”我害怕了,只得悻悻地离开了棉花地。
到了秋天,我打叉的哪一墒明显好于没有打叉的那一墒。打叉的一墒棉桃又大又圆,开出的花朵也很大;而没有打叉的那一墒棉桃又少又小,看到这一结果,母亲有些后悔,觉得不应该阻拦我。我也很后悔,觉得没有好好和母亲坦诚交流,假如当时不跟母亲犟嘴,等她心平气和的时候把道理跟他讲透,假如当时请父亲回来做一个调解……哎!原因是什么?双方都缺少坦诚交流啊!
由此我想到一件事,历史上的楚怀王的悲剧。楚国的前期,还是比较强大的,但是楚怀王没有能和屈原很好地交流,反而听信佞臣挑拨,放逐屈原,致使国家文无能臣,武无战将,国力衰退,最后被秦国所灭。
反过来善于坦诚交流,就能使国家兴旺发达。唐朝的魏征是一个很善于沟通的人,他在和李世民谈到隋朝灭亡的原因时说,隋炀帝虽然文武双全,但是他刚愎自用,不善于和别人沟通,所以失败。唐太宗从此对魏征很信任,两人之间经常交流治国理念,于是有了贞观之治的国家中兴盛世。魏征去世后,唐太宗非常悲痛地说:“我失去了魏征,是我少了一个能与我坦诚交流的人啊!”小至家庭,大到国家,可见沟通多么重要。
学会沟通吧。坦诚交流会使我们受益良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