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潘圣仪
因为事前大都没有思想准备,对于孔祥明的这段开场白,虽然都点头表示认同,但具体推荐谁却一时拿不准,都在心里盘算着,出现了一阵子的寂静。
孔祥明见状道:“不急,诸位考虑成熟后发言也好,我们边吃边谈。”
张慧如是个急性子,心里有话摆不住,于是首先开口:“孔大人,你方才说的一番话,我打心眼里赞同,管理一方的人,必须是正人君子,依我看,我们镇上的朱宝儒先生,就符合这样的标准。他是太平洲顶顶有名的秀才先生,有才学,有见识,为人正派,而且助人为乐,我认为,推荐镇董他最合适。”
在张慧如发言时,朱宝儒在一旁着急地摇手阻止,张慧如只当没看见。
孔祥明听罢张慧如的发言,即刻紧跟着道:“张经理推荐的朱宝儒先生,我也很了解,我们是在历届赶考时相识的,相处多年,他的为人确如张经理所言。我希望在座诸位,都能像张经理这样,出于公心,为大众作想,踊跃推荐。”
从孔祥明有话语中,众人似乎听出了一点味道,感觉到势态的风向,许多人心中有了底。陈砚斋其实也是推荐朱宝儒,只是他不便先发声,张慧如这一提,他正中下怀。冷伯章的心思和陈砚斋一样,经历了菊香饭店的这场官司,他发现朱宝儒这个看似有些怪僻的人,却是一个值得深交的热心肠的人,颇有相知恨晚的感慨。
在孔祥明的启发下,乡绅戴遐清、中医祝长寿、水产行江有余、当铺掌柜徐子良等人都表态支持朱宝儒。直到此时,陈砚斋和冷伯章才先后发言,表示非朱宝儒莫属,此二人的表态似乎有一锤定音之效,在座无不附和称是,包括吃了朱宝儒闭门羹的范长庚。当然这也是孔祥明乐见其成的结果。
朱宝儒面对这样的局势,一下子慌了手脚,眼见尘埃落定,赶紧开言道:“诸位,承蒙大家的错爱,称在下为好人,但好人不一定能办大事。管理一方,非同小可,在下教几十名学生可以,但要涉足政务,治理一方,此非在下之所能。此事还望诸位……”
张慧如不等朱宝儒说完,便插言道:“朱先生,你不要推却了。我问你,你苦读圣贤之书二十多年,所为何事?这是现在废除科举了,假如没有废除,你继续考举人,考进士,考到最终所为何事?到时候朝廷派你去做县官、府官,你能说‘此非在下之所能’吗?万事都是从头做起嘛,大家都拥护你,你怕什么呢?不就是做一个镇董吗?不是吹,小女子我都会,只不过我没有你的声望。”
孔祥明听了张慧如的这番话,禁不住拍了几下掌,笑道:“佩服,宝儒贤弟呀,你我都是熟读圣贤书的人,却不及张经理这位女流的见识,惭愧,张经理一语破的,你还有理由推辞吗?张经理,我单独敬你一杯,为你这一语惊人的高论,干杯!”
二人干罢酒,正好宴席上来了一大盆河豚烩秧草。
这时,冷伯章站起身道:“孔大人,这是太平洲的特产,我知道,镇江人喜欢河豚烩菜薹,你尝尝这河豚烩秧草,滋味如何?”
孔祥明吃了一筷秧草,再尝一筷河豚肉,立刻显现惊讶之色:“啊呀,在下还是第一次品尝到如此美味,你们这是怎么做的?真是高手啊!”
陈砚斋有些得意道:“孔大人,你想知道这位高手是谁吗?”
孔祥明回问:“是谁?”
陈砚斋指着朱宝儒笑道:“就是你阁下的好友,我们的朱先生。”
孔祥明大为惊讶:“哎呀,朱贤弟,你是真人不露相啊,想不到你还有这么一手,佩服,佩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