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杏花消息雨声中 下一条:聚会小议
奋斗新时代 启航新征程
  2024-03-24

  □ 扬中市第一中学 九(9)班 宣琪娜 十一假期,我和妈妈回了农村老家。 走在乡间平坦的水泥路上,处处鸟语花香:整齐划一的农家别墅,错落有致的菜田,绿白相间的木栅栏,一簇簇的月季花从院子里探出头来,让人忍不住驻足留影。妈妈感慨万千:“乡下的变化真大啊!”我好奇地问:“那这里以前是什么样子呢?” 回家后,妈妈拿出了一本老相册。一张黑白泛黄的照片映入我的眼帘:外公外婆牵着妈妈,站在一座新建的大桥上,身后彩旗林立、人头攒动。妈妈说,这是扬中大桥建成通车的第一天,数以万计数的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庆祝通车典礼。 我很疑惑,就一座桥,有什么值得这么多人来看呢? 外公拉着我的手,娓娓道来:家乡扬中是长江之中的一座小岛。在没有桥的年代,人们出岛都需要乘坐渡船,遇到大雾雨雪天气,出不去也回不来。“隔江千里远”的痛是刻骨铭心的。那时,人们多么渴望有一座桥啊!1992年,扬中人民决定自筹资金建桥。这一举动可谓是震天撼地,前所未有!扬中人民纷纷响应号召捐款。外公也捐了1000元巨款。而年幼的妈妈也捐出了自己存好久的压岁钱。历经2年,排除万难,1994年10月6日,扬中长江大桥通车典礼举行,全岛轰动,万人空巷。 “这张照片就是那时拍的呢!”妈妈自豪地说。那一刻,一群“敢闯、敢想、敢干”扬中人民震撼着我。从一座桥都没有到如今三座大桥贯东西通南北,天堑变成了通途,扬中人民用“团结、勤俭、开拓、创新”的精神打造出了一颗亮眼的江中明珠! 一张张照片缓缓翻过,图像逐渐清晰,色彩也愈加丰富。我看到了妈妈成长的难忘过往,看到了扬中人民致富奔小康的奋斗历程,更看到伟大祖国繁荣壮大的卓越成就! 自推行新农村建设以来,小小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脱落的墙体被重新刷白,画上了各种美丽的花和树,成片的油菜花色彩艳丽,分不清是真实还是画作;曾经的土路更是消失不见,修成的水泥路宽敞平坦;道路上的小汽车络绎不绝;人们都离开了小平房搬进了楼房,还开始了垃圾分类,村里的卫生环境大大改善;健身器材也随处可见;人们还在自家院子里种了好多花,有春天的蔷薇、夏天的绣球、秋天的桂花、冬天的梅花,四季景色轮换。七十岁的外婆也玩起了智能手机,总是发着朋友圈分享着她美丽的花花…… 我们生逢盛世,今日之中国,屹立于世界之林。这些成就,是父辈们几代人流血、流汗的结果。党的二十大擘画了祖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作为中学生,我们最大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志存高远、敢于挑战、敢于追求、敢于突破,努力成长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汽海”,让我们乘着新时代的东风,积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勇毅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奋斗新时代,青春献给党,启航新征程,吾辈当自强! (指导老师:张建华)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068244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135383 本月:811258 今天:31181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