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假以时日,我老了 下一条:好书推荐
那些“年”
陆尊   2024-01-29

  □ 陆尊 那年我十来岁,三茅大桥还叫东方红大桥,江洲路还叫巨轮路,路两旁的法国梧桐长得歪歪扭扭,和现在的镇江大西路两旁的一模一样。  临近过年,寒假已过了十多天,作业动也没动,先玩个够,年后再补。母亲忙得很,也没时间烦我,只是不时地让我上街打点酱油,买点生姜葱之类的,多几分钱能买块糖吃吃,所以积极性很高。再给个一块整钱,街上买好金钱、对联、福字,余下一两毛买几个掼炮。 母亲基本上要到年三十前一天才放假,超前几天的星期天和晚上回来准备年货。雷打不动地包一匾子包子,那时没有冰箱,包子就放竹匾里,盖块白纱布,至少可吃到正月结束。包的基本上都是秧草加油渣子,面有时会粘牙,口味与扬中饭店每天包的鲜肉包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可惜没钱买,只能路过闻闻香味,咽一口口水。其实过年有包子吃就不得了了,很多人家里没这条件。年后的包子放竹匾里,很多已裂开了口子、甚至于上了霉才正式吃完,恢复了往常萝卜搭白粥的日常来。 年前买肉是必须的,家里城镇户口多,将平常省下的肉票,拿去蔬菜公司的肉铺,那里正常供应咸肉。找领导批条子才能买到鲜猪肉,斩肉斩到猪的什么部位,精肉、肥肉还是槽头肉全凭“小平头”说了算。这个绰号“小平头”的斩肉师傅,当年在三茅街上很是吃香,只见他手起刀落,几乎一刀准,几斤几两乘每斤7毛4,一秒他就脱口而出多少钱,反正我十根手指头也扳不过来,他说多少付多少。那时普通人家反而要肥肉,可以回去榨荤油,咸肉榨不到油,瘦肉吃不起。 肉斩回来后,往竹杆子上一挂,一个月吃几回,一直挂到清明节,所谓的腊肉吃着一股子臭臭的味道。年三十包馄饨用点,过年期间再烧点,烧碗红烧肉,最多只能每人吃一、二块。 老文化馆院子里的印老师,端过小匾子,和院里其他阿姨一起,用手慢慢将馒头搓成屑子,馒头皮放一边,边搓边聊着家长里短,和着“叮叮当当”声音。大哥将斩了半天的半精半肥的肉末,往里加上几个鸡蛋,加入生姜葱搅拌好,大部分馒头屑子加着少量的肉倒进钢精锅子待用。整个小院4、5家炸砧肉都是合伙买的一锅子豆油,馅料各家各备。她们用手一搓,先试炸几只,不敢多放盐,都知道我嘴馋,炸毕就喊道:小陆军,快来尝尝咸淡。满院的油炸肉香味,几脸盆焦黄焦黄的砧肉就新鲜出炉了,都是边吃边炸。这是年前小院最热闹的一天,也是年前我最开心的时刻,既能吃到烫的砧肉,又可吃到糖水泡馒头皮。 年三十夜,扬中人家都是中午吃酒敬祖宗,而我家是中午吃馄饨,晚上才真正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谈不上丰盛,终归是一年中最不受限制的饱餐。 最期盼的春节联欢晚会总是8点准时开始,母亲将从里到外的新衣服给我和哥换上,而她最多换件上身的外套。 初一想睡个懒觉,九点多才在催促声中慢慢起床,喜滋滋地穿上一身新,吃过枣子茶,再吃2个糏圆子。 从邻居家到舅舅、姨娘家拜个年,拎个网袋,花生、炒米、奶糖总能装的满满,这是整个寒假的零食。 过年时的三茅街上其实很冷清,平时穷酸样的人们,个个穿得崭新,路上见了面,掏出大前马或者牡丹烟,互敬一支,喊声“恭喜发财”!大会堂门口、三茅大桥、文化馆旁影剧院广场人多点,卖甘蔗的、打汽球的、套圈的、大冬天赤个膊卖狗皮膏药的、卖炮仗的、卖玩具的、耍猴的……平常空空的口袋里,有了压岁钱,总能玩得开心。 过年期间,乡下最多的是舞龙,各种颜色的龙碰到一起,有时会对舞甚至打起来,最甚时会打得头破血流,据称也是一种民俗。崴花船、唱麒麟,也是随处可见。总有亲戚轮流请客,那半月是全年中肚子最鼓的时候,年饱是相对于正月底之前。五一后又恢复了腹中空空,准确讲是不解馋状态,等到敞开吃是二十年后,吃了不要吃是现在。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41238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2003217 本月:3679092 今天:19082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