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强国复兴有我 |
|
 |
看扬中 |
|
 |
微扬中-微服务 |
|
 |
改革开放40年 |
|
 |
扬中公益广告素材库 |
|
 |
快报文章 |
|
 |
2018河豚美食节 |
|
 |
专栏专题 |
|
 |
扬中县志 |
|
 |
本地专栏 |
|
 |
十九大报告学习问答 |
|
|
 |
|
|
 |
本地专栏 |
|
|
|
同心同向聚共识 助推发展惠民生 |
——2023年市政协工作综述 |
|
2024-01-08 |
|
从扶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到老旧小区改造;从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到打造“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翻开市政协2023年的履职记录,165件政协提案,每一件提案都凝结着提案者的汗水和智慧,每一条建议都传递着政协履职尽责的使命和担当。
2023年,市十一届政协常委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贯彻中央政协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持续深化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不断提高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水平,求真务实、守正创新,为巩固和发展生动活泼、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凝心聚力,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扬中新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围绕中心大局 助力赋能促发展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才能更好发挥优势、彰显作为。2023年,市政协以服务扬中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努力构建协商新格局、展现履职新作为。
专题协商紧扣发展。市政协坚持将协商重点向全局靠拢、向发展聚焦,十一届七次常委会会议聚焦产业项目建设协商议政,成立专题调研组,走访部分“六十强”工业企业,赴宜兴、慈溪学习考察,从“系统谋划、加强保障、优化服务、压实责任”四个方面提出13条具体建议。紧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召开十一届八次常委会会议,形成《关于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更好赋能产业强市的建议案》。
参政议政聚力创新。聚焦创新驱动发展议政建言,市政协召开十一届十八次主席会议暨重点提案督办会,视察推进数字赋能产业升级工作,着重在加快本土企业“智改数转”步伐、完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合作机制、加强数字化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围绕督办《关于高度重视市“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提案》组织协商座谈会。
民主监督助推落实。市政协坚持协商式监督定位,围绕《扬中市农村宅基地建房管理办法》实施情况开展专项民主监督,组织委员视察农村建房现场,观摩宅基地管理信息系统演示,结合调研情况,提出监督建议。着眼打造更为优质的法治营商环境,聚焦破产案件审判工作开展会议监督,并提建议。
切实履职尽责 联系界别群众善作为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应有之义。市政协始终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贯穿于政协履职工作全过程,建言献策解民忧、真情服务惠民生。
聚焦乡村振兴献良策。市政协紧盯乡村振兴的阶段任务、关键环节,召开十一届十五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 “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开展“乡村振兴—政协委员在行动”主题履职活动,聚焦“乡村产业发展”主题协商建言,委员小组调研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地考察南江段江堤提升工程,创设村级“同心”议事会。
着眼群众期盼鼓与呼。十一届十六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 “加快普惠托育机构发展”,围绕“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召开协商座谈会,完善考核评价,逐步形成提、立、办、督、评闭环运行机制,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立案的165件提案已全部办复,6条信息被省政协采用,向市政府编报社情民意简报10期。
融入基层治理解难题。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将政协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十一届十四次主席会议专题协商“智慧警务建设和应用”,围绕“打造亮点、推动融合、形成品牌”积极建言,着眼“城区共享(电)单车管理”开展界别协商,常态化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去年民生专题协商议事月期间,共召开各类协商议事会议26场,省、镇江市和扬中市三级政协委员参与159人次。
团结联谊增动能 深化合作凝心聚力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市政协注重有主导、有重点、有层次地开展工作,共谱团结协奏曲、共画和谐同心圆。
团结协作聚人心。着眼“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扎实开展“同心助企”活动,深入企业一线走访委员、听取建议、宣传政策、凝聚共识,共走访企业82家,走访委员70名,梳理汇总意见建议36条。鼓励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在增进团结、凝聚人心、促进和谐上体现优势、发挥作用,配合接待省、镇江市和外地政协来扬开展提案督办、专项督查、考察调研等20余批次。
书香浸润筑同心。市政协采取专委会轮流主办与各委员小组积极承办相结合方式,推动形成主题鲜明、层次丰富、参与广泛的“书香政协”新局面。一年来共推荐各类书目20余本,在“同心书院”基础上,打造“同心书房”“林下书屋”等阵地,共开展读书活动9场,参与300余人次。
以文育人增信心。注重发挥好政协文史资料“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社会功能,推进《那年那月那群人》征编工作,邀请熟悉扬中历史、热心文史工作的老领导、老同志座谈共商。按照镇江市政协统一部署,扎实推进“中国楹联文化市”创建工作,抓好“载体提升、人才培育、宣传教育、传承保护”四大工程,坚持正确的宣传舆论导向,全方位、多角度讲好政协故事。
守正创新提质效 强化自身建设探索新路
基础牢则事业兴,队伍强则事业盛。市政协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摆在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完善体制机制,切实加强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和机关干部的履职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履职水平,扛起使命担当。
坚持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统揽政协工作的总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主动融入全市大局,自觉在市委领导下谋划和推进工作,协助市委制定出台我市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政协工作的实施细则》,及时传达党中央、省市委相关会议精神和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履行监督责任,加强对政协机关党支部工作的领导。
推动主题教育见行见效。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市政协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坚持 “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参加读书班,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大讨论,扎实调查研究,抓好检视整改,践行“四下基层”,结合实际制定学习计划,截至目前,共开展集中学习12次,专题党课2次,交流研讨5次,主题党日活动4次,撰写调研报告6篇、学习心得体会20篇。
建设“两支队伍”高质高效。市政协做好委员服务管理,举办第二期委员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完善履职议题“双向选择”制度,严格委员履职考核评价,开展优秀履职委员评先评优活动,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实施细则》。
□ 丁冯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