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群众盼点@一“习”话
体育锻炼是增强少年儿童体质最有效的手段。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不是要吃得胖胖的,而是要长得壮壮的、练得棒棒的。体育锻炼要从小抓起,体育锻炼多一些,“小胖墩”“小眼镜”就少一些。学校要把体育老师配齐配好,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
——习近平2023年5月31日在北京育英学校考察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以体育训练培养青少年的刚强气质与意志,不仅关乎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全面发展,也关乎“百年树人”之大计,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省扬高中学生 陆浩辰
在学校安排的锻炼时间里,我和同学们会完全抛开学习,尽情享受运动时光。
崇德小学副校长 朱飞
坚守学校体育的主阵地,聚焦教会,勤练,常赛,创新实践1+N体育模式。
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 朱向群
通过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常态化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市级体育竞赛,养成青少年体育锻炼的习惯。
群众说出一“习”话——
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学生一般会跑操、做素质操,还会安排一周四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运动项目。
“快,我这里有空档,快传给我!”在省扬高中的一节体育活动课上,一个足球,让同学们玩出了新花样。操场的另一边,还有组队打羽毛球、打篮球、踢毽子的同学,大家纷纷沉浸在体育运动的欢乐之中,享受着学习之余的快乐时光。
“我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组队进行足球比赛,在校期间,我会根据学校的统一安排,用好用足每天的锻炼时间。”省扬高中学生陆浩辰告诉记者,学校安排了每天有30分钟的大课间,大家一般会跑操、做素质操,学校还安排了一周有四节体育课或体育活动课,老师带领同学们做完热身运动后,会有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供大家自由选择,如篮球、乒乓球、排球等。“在校期间的这些锻炼时间,我们会完全抛开学习,尽情地享受运动时光。”陆浩辰说道。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省扬高中还立足学生的运动兴趣及特长,在高中阶段积极开设体育选项课程、体育校本课程、体育类学生社团,依据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要求,采用体育项目“走班制”,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专项特长,科学合理地设置体育项目,提升体育选项教学的层次,使学生的体育运动技能得到专项化的发展。同时,通过各类体育课程发掘体育人才,为学生搭建各类体育比赛的平台,满足学生的运动特长发展。
群众说出一“习”话——
多年来,学校培养输送了20多名国家二级运动员,现国家男子足球队队员方昊、亚运会射箭冠军张心妍都是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学生。
“铃铃铃……”大课间铃声响起,崇德小学各班学生便收到了集合信号,排着整齐的队伍依次进入操场,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跑操活动。
“冬季跑操是我校的运动特色之一,除了极端天气,我们每天都会进行,一般时间在30分钟左右。”扬中市崇德小学副校长朱飞向记者介绍,在学校,孩子们不仅每天有体育课,而且还有体育大课间和各种趣味运动,这不仅让孩子们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也能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为了防止孩子过早地戴上“小眼镜”,成为“小胖墩”,让孩子们拥有健康的体魄,近年来,崇德小学始终秉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坚守学校体育的主阵地,聚焦“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并创新实践1+N体育模式,以国家基础课程为1,建立了包括曲棍球、击剑、足球等特色课程和体育项目,被评为国际田联趣味田径实验学校、全国足球特色传统学校、全国曲棍球后备队员训练基地,江苏省体育俱乐部学校。
同时,开足开齐体育课程,配齐配好体育教师,科学制定教学计划,将长跑、跳跃等能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体育项目列为必修内容,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根据学生年龄、性别特点,区别对待,因材施教,实施以身体锻炼为主的体育教学,使学生正确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
实践落点对应民生盼点——
教育系统将始终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将提高儿童青少年健康素质放在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近年来,我市学生身体素质明显提高,在2023年镇江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调研中,我市小学组和初中组均排名第一。”扬中市教育局体卫艺科科长朱向群介绍道,市教育局通过每天在校一小时体育锻炼,常态化开展校园体育活动,定期举办市级体育竞赛,不断激发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每天体育锻炼的习惯。
朱向群介绍,一直以来,市教育局通过建章立制、调研督查和体质监测持续抓好学生健康素质提升工作。一方面,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专业能力突出的体育教师队伍,聚焦“学、练、赛、评”一体化,努力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每天上下午各开展一次不少于30分钟的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特色课间10分钟活动,带领学生走出教室,积极锻炼。同时,指导学校建成学生体育俱乐部,设置多种体育类社团,每周开展活动,培养学生运动特长。此外,积极落实教体融合工作,每年举办8项市级体育竞赛,发现和培养体育优秀苗子,开拓成长成才之路。
“下阶段,市教育局将持续抓牢抓实学生健康素质提升工作,提高学生校内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质量,形成家校社合力,拓展学生校外体育锻炼路径,努力营造儿童青少年人人爱运动,个个会运动,天天在运动的良好氛围。”朱向群说道。
□ 奚嘉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