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环境提升了,日子越来越舒心” 下一条:简 讯
停跳40分钟,“临时心脏”救回女子性命
我市完成首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
匡雪莲   2023-12-25

   本报讯 一般情况下,心脏停跳超过7分钟,人就会死亡。近日,我市一名69岁的女子却在心脏停跳40分钟后,重获新生。 “特别感谢人民医院,感谢各位医生救了我,我现在身体恢复蛮好的,能吃能动。”23日,记者在市人医心胸外科普通病房见到了69岁的郭阿姨。 据了解,8年前郭阿姨每当劳累时就会感到胸闷、心悸,严重时有明显气急,还伴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休息后可逐渐缓解。最近一个月,类似状况再次出现,并有加重趋势,晚上睡觉时甚至不能平躺。经过详细问诊,结合心脏超声检查,拟诊断郭阿姨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重度狭窄、房颤、急性左心衰”,随即收住入院,进一步检查后确诊患者为 “心脏瓣膜病”,直观来讲,就是心脏“阀门”上的开关失灵了,如不及时治疗,后果不堪设想。 根据检查情况,郭阿姨必须通过手术治疗才有一线生机。但患者高龄且体质较差,做手术风险较高,如何确保手术进程顺利和治疗效果?市人医组织多学科会诊,就手术方案进行反复讨论,经心血管内、外科综合评估,最终确认实行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左心耳切除术,并邀请到上海东方医院肖亦敏教授团队同步进行技术支持。 “做这场手术,患者的心脏必须要先停止跳动才可以。”市人医心脏大血管外科主任王建平告诉记者,心脏这个“发动机”,主要功能是为血液流动提供动力,把血液运行到身体各个部位,现在它坏了需要修理,就必须先关掉机器再修理。因此进行这项手术时,患者得有一个“临时心脏”,在医学上叫做建立体外循环,这除了需要高超的技术外,对涉及到的心胸外科、麻醉科、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超声科、影像科、设备科、输血科、手术室等各科室的配合度和团队协作性要求很高,也是对一个医院整体水平的考验。为确保手术的万无一失,术前市人医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全面协调相关科室,多次召开研讨会,对术中的每个环节、可能出现的情况以及应对之策作详细讨论,给出应对方案。 一切准备就绪,12日上午9点,在40余医护默契的配合下,患者心脏停跳,同一瞬间体外循环成功建立。术中发现患者二尖瓣钙化、增厚,瓣口重度狭窄,面积仅约1平方厘米伴有关闭不全,此外还发现患者左心房内一块2*1厘米大小的血栓,如果脱落势必引起下肢动脉栓塞、肠动脉栓塞甚至脑栓塞,后果严重,术中一并为其置换生物瓣膜,同时完成左心耳切除+左心房血栓清除术。历经了40分钟停跳的心脏随后“砰砰”复跳,所有人悬着的心也平稳落地,手术于12:30顺利结束。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目前各项生命指标正常。 这场“救心”手术的顺利完成意义重大,是我市完成的首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也标志着市人医在心胸外科心脏瓣膜置换领域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为日后复杂心血管疾病的救治打下了坚实基础。 (匡雪莲)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453229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3178566 本月:4854441 今天:752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