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弱势群体关爱项目有序推进中 下一条:畅通城市道路“微循环”
长江禁渔久久为功
我市亮出“三年强基础”成绩单
  2023-12-20

  120余公里的长江岸线,1000多个日夜,累计办理各类垂钓案件1087起,收缴各类渔杆渔具近3000根 (套),非法捕捞案件55起,全市52家需拆除取缔的养殖项目目前已全部完成并通过了各级验收……这一个个数字都是我市长江禁捕三年来之不易的成果。 三年来,我市上下紧紧围绕“一年起好步、管得住,三年强基础、顶得住,十年练内功、稳得住”的目标,不断织密织牢长江禁捕“防护网”,我市长江禁捕“三年强基础”已取得阶段性显著成效。 合力“铸盾”齐“亮剑”多元执法监督共护一江水 我市拥有120余公里的长江岸线,占全省的近十分之一。丰富的渔业资源不仅是不少本地人发家致富的来源,也吸引着泰州、常州等周边城市的人,这让我市的长江禁捕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为了确保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禁得住、管得好,我市第一时间成立了长江禁捕退捕工作小组,建立了一支渔政员队伍,根据沿江重点水域划分网格,在全江段设置执勤点。今年在镇江地区首创镇 (街区)联合长江禁渔专职巡防队,共设置标准化长江禁渔执巡点22个,建立了6支基层巡防员队伍,按照长江岸线每2公里配备1名专职巡防员的标准,实现沿江岸线全覆盖。 如果说“看住”前端是解表象,遏制后端市场产业链才能解决根本问题。对此,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公安、市场监管局定期对农贸市场、餐馆、渔具渔药经营店等经营主体进行检查,截至目前共开展10次突击联合执法行动,查处3起涉渔违法经营案件。目前,本地非法垂钓捕捞与市场非法交易情况大为好转。 此外,我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与公安、海事、渔政等涉水管理相关部门建立起跨市跨部门联动执法机制,率先在镇江地区推行了长江违钓查处 “由公安部门滞留、渔政部门办理”的办案模式,三年来共开展跨市联合执法8次,对外来垂钓、捕捞人员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 从“水上飘”到“岸上乐” 离“水”生活再启新篇 曾经的渔民徐纪龙,如今正在市渔政基地进行着监控查看工作,上岸后他就被吸纳进入了我市的专业护渔队,成为了一名渔队员。他说,平时的主要工作是协助执法人员进行巡查、基地船只保养等工作,每月收入在3000元。他还告诉记者,现在专业护渔队中共吸纳了8名渔民。据了解,以徐纪龙为例,退捕后,政府给予了7.9万元的补助。另外,一本合法捕捞证补贴4万元,渔船、渔具也得到了相应的补贴。 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教导员陈翚表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是长江十年禁渔的社会基础,此前通过前期调研得知我市渔民年龄分布集中在50岁以上,大部分渔民家庭世代以打渔为生,文化水平较低且无其他技能。“对此,我们‘量身定制’了一整套退捕渔民就业的服务政策,对符合条件的渔民每月发放750元的临时生活补贴两年,还通过发展产业、务工就业、支持创业等途径,为退捕渔民提供兜底服务。” 截至目前,全市共举办退捕渔民技能培训班4期、专场招聘会3场,培训退捕渔民100余人次,开展就业指导300余人次,设置了保洁员、护渔员等公益性岗位10个,所有退捕渔民成功转岗就业,18名符合条件的生活困难渔民纳入低保救助对象。 “养水富水”氛围浓厚 构建水清鱼跃“生态圈” 长江禁捕的目的是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长江作为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河流,要养好水、养富水。我市已连续15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在长江放流河豚、鲢鱼、鳙鱼、青鱼、草鱼等鱼苗3000余万尾,以鱼护水取得了明显成效,水生生物资源呈现恢复向好态势。 记者了解到,除了增殖放流外,全市上下长江十年禁捕工作的氛围也日渐浓厚。紧紧围绕长江禁捕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地开展了各类普法宣传活动。深入社区普法宣讲,开展长江禁捕涉渔法律法规的宣传解读,共发放倡议书3万余份,与全市各中小学定期开展长江禁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营造了“不能捕、不想捕、不敢捕”的氛围,让长江禁捕的“四不”“三禁”入脑入心。 此外,我市还出台了长江禁捕举报奖励制度,并对已兑付举报奖金进行公开公布。 市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大队长许鸿鸽说:“目前,我们在‘人防’‘技防’‘群防’等方面都还在不断优化,今年完善了监控体系,全市共接入150个监控,利用无人机、军用望远镜等专业设备高效巡查,各镇(街、区)针对涉渔违法行为,采用‘24小时常规巡防+零点突击检查’等工作方式,形成全时段、全方位的巡防机制。” 下一步,我市还将坚持久久为功,进一步夯实和巩固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全力打好十年禁渔持久战,为护好一江碧水贡献扬中力量。 □ 赵紫妍 顾明荣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97478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551880 本月:3227755 今天:28641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