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恒跃村以“微”把脉,聚“合”共建,打通小区治理“神经末梢”—— |
“五微”共治打造最美睦邻港湾 |
|
蒋春梅 2023-12-18 |
|
“微组织”提升治理引领力,“微阵地”拓宽服务新途径,“微积分”焕发小区“大文明”,“微空间”点“靓”居民生活,“微服务”促进小区“大和谐”,今年来,经开区恒跃村创新开展 “五微”共治,以“微”字把脉,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让基层组织更健全、基层氛围更和谐、服务居民更精准细致。
搭建楼栋“微组织” 提升治理引领力
“充电桩方便是方便,就是电费有点高,电瓶车充个电还要手机操作,太麻烦。”居民唐大爷早晨刚把自己的意见写到恒跃村港湾新城物业中心的 “意见反馈岗上”,下午,恒跃村党委书记、网格长王世海就小区电瓶车充电情况实地走访、征求意见。短短5天,恒跃村就完成了厂家对接工作,将港湾新城内电瓶车充电桩进行了重新规划设置,完善充电程序,有效解决了小区居民电瓶车充电难问题。
基层治理和服务居民,需要渠道和载体,恒跃村党委积极探索成立村级 “微组织”,构建“村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楼栋长+党员志愿者”的五级组织架构体系,重点做好宣传党的政策、团结动员群众、开展邻里互助、化解矛盾纠纷等工作,解决楼栋沟通难、管理难问题,把居民的合理诉求解决在小区内。
打造党建“微阵地” 拓宽服务新途径
徐晨是恒跃村港湾新城第一片区的网格员,每天早晨上班第一件事,就是到“睦邻岗亭”去转转。哪栋楼的灯不亮了,哪家水管需要疏通了,每天小区居民有什么问题,都会到家门口的岗亭里告诉他。搜集问题后,徐晨也会第一时间联系相关部门和单位把问题解决到位。
为延伸便民服务 “触角”,恒跃村把党群服务延伸到小区的门岗、群众的“家门口”,并依托“三长”服务点、议事亭等党群议事平台和“邻里互助角”等公共议事空间,引导居民参与社会治理。网格员定期到党群服务亭开展政策咨询、民情收集、社保认证等便民服务,使居民足不出院就能在“家门口”办好自己的事。
“朱老爷子,电瓶车一定要停放在线内,这样不仅车棚环境整洁有序,还能为自己增加积分,再用积分去换充电卡,一举两得。”港湾新城楼栋长黄振林一边按线停放自己的电瓶车,一边提醒着旁边停车的朱大爷。
说起积分制,在恒跃村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无论是在平安建设、创文创卫还是在矛盾调解、志愿服务等方面,恒跃村都设置、发放和管理“微积分”,居民根据参与活动贡献大小获取积分,可以享受现金奖励或者物资赠送。
管理“微积分”方式,创评“星级文明户”,有效促进了小区群众改陋习树新风,营造和谐港湾。
创建文化“微空间” 点“靓”居民生活
“初心书柜里不仅有党的最新政策宣传,还有红色经典书籍,闲暇时来读一读,看一看,都警醒我不忘‘来时路’,走好‘脚下路’,不忘初心。”党员陈兰生表示,自从有了初心书柜读书角,居民们每每走到这里,都会停下脚步读一读,看一看。
“红色读书角”是恒跃村创建文化“微空间”的一个缩影。为激活公共文化服务伸向基层的“末梢”,恒跃村结合港湾新城楼栋单元居民的特点,建成渔耕文化展示区、本村特色展示区、老物件展示区等特色的文化楼栋,打造居民休闲“打卡地”。
“打造文化‘微空间’只是第一步,小区建设最终还是要靠居民自己管理。”王世海表示,恒跃村将楼道、楼栋公共空间划分 “责任田”,由小区 “热心人”签订认管协议,实现了“没人管”到“我来管”的转变,构建起小区绿化美化的长效管护机制。
丰富睦邻“微服务” 促进小区“大和谐”
“吴奶奶,您好,我给您送饭来了。这两天又降温了,您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直接跟我联系,尽量少出门。”中午,恒跃村网格员朱华嘉上门为辖区居民开展 “微服务——帮办代办”精准服务。“这些孩子们不仅三天两头上门看我,我们老两口如果有什么需要,一个电话,他马上帮我跑腿办好,比自己子女还贴心。”小区居民朱大爷开心地说。
恒跃村“微服务”聚焦辖区居民需求,发挥党员、共建单位、志愿者、热心居民等作用,广泛开展帮扶慰问、文化惠民等服务活动,组织“台阶老人”和“睦邻暖心”志愿服务队,开展代购、理发、送餐和睦邻调和等服务活动。社会资源用活了,多样化的服务送上门,群众获得感日渐提升。 □ 蒋春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