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本报讯 连日来,在我市的各个水产养殖基地里,冬季捕捞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养殖户们忙着撒网、收网、分拣、装运,到处是一派鱼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昨天上午,记者走进通威10MW渔光一体产业园,只见十多名捕捞工人穿着连体皮衣,正在进行着收网工作。
通威扬中渔光一体产业园负责人李杰告诉记者,今天起塘的是9号鱼池,养殖的是新品种美国加州鲈鱼。“五月份一共投放了大约2万尾鱼苗。之前预先打捞过几次鱼,平均每条在1.2斤左右,今年这个鱼塘预计能出15000斤的鱼,后面其他鱼塘的花鲢鱼和草鱼也将陆续开捕。”
据了解,通威10MW渔光一体产业园于2017年6月落地我市,采用“新能源产业+传统养殖业”立体生产设计,真正实现“鱼、电、环保”三丰收。实际运营至今,产业园内水产鱼类年均产值在450万元以上,今年预计发电产值在1200万元左右。
“接下来,我们将根据今年试养的鲈鱼收益情况,再决定明年的投产规模,并且继续改造、扩建鱼塘,还会开展河蟹等水产品的散养试点工作,从而丰富我们的‘渔光一体’的水产品类。”李杰说道。
(赵紫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