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
江苏省扬中高级中学教师 林云
作为一名高中教师,我会时刻谨记“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深刻领会“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道理,教书启智、育人铸魂。
扬中市外国语小学校长 王霞
广大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我校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真正做到学校工作推进发展到哪,师德建设就渗透到哪。
扬中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肖松
一直以来,我们注重抓好三个“常态化”,加大师德师风建设力度,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群众盼点@一“习”话
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坚守三尺讲台,潜心教书育人。
——习近平2023年5月29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教师是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师德师风严不严、正不正,直接关乎下一代的健康茁壮成长。新时代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增强教学技能,提升职业道德修养,做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群众说出一 “习”话——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教师就是学校的窗口。作为党员教师,我将继续用真心守初心,坚守人民教师匠心精神,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做最好的自己,铺就学生的幸福成长之路!
每天迎着朝霞,踏着星光,一盏灯、一支笔、一沓纸、一摞书,这便是高中数学老师林云的日常。从业十余载,一天十几个小时,一周七天,她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陪伴她的“孩子”们。
林云告诉记者,作为一个高三教师,几乎是没有自己的时间的,连陪伴自己家人的时间都是“挤”出来的,即便如此,她也每天带着饱满的热情一头扎进教学工作中,一心只为学子提灯引路。在课堂上,她是一丝不苟、要求严格的老师,将最专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们,课后,她又是学生们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大朋友”,与学生交流想法,听取他们的意见,关心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各学科都在飞速发展,这也对我们教师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林云表示,作为一个数学老师,自己必须多听、多看,才能了解到更多的解题方法,学习到最新的教学思路。在日常工作中,林云始终坚持 “六个一”的工作要求,刻苦研读专业杂志,积极参加教学交流研讨活动,与其他优秀教师进行教学思想的碰撞,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我觉得教学最重要的是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林云告诉记者不同的学生学习情况不同、对知识的接受度也不同,不能“一刀切”“一锅煮”,而如何更好地实现差异化教学,自己也一直在摸索中。
“希望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学生将来都能够成长为心中有爱,眼中有光,肩上有责任,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心有光芒,一路芬芳,林云满怀对教学的一腔热血,砥砺前行,时刻牢记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努力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方向标。
群众说出一 “习”话——我校坚持 “四同”原则,采取 “监”“省”“评”“谈”四项举措,践行 “塑师表”行动,将师德师风融入学校管理全过程。
清风沐桃李,师德润校园,来到市外国语小学,师德师风文化墙、优秀教师风采墙、随处可见的师德师风宣传标语、语录,使师德之风拂遍校园,据了解,市外国语小学多管齐下推进师德师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立足“榜样”,形成示范效应,发挥“名师工作室”、先锋示范岗榜样引领作用,在工作中做好“传帮带”。三年来,外国语小学共有20余人获得镇扬两级优秀教育工作者、德育先进个人、十佳教师;立足“学习”,构建成长共同体,建立“青芽、青苗、青藤、青松”四青团队,为新进教师、青年教师、成熟教师提供进阶式指导,使师德师风建设工作由“点”到“面”,由“面”联“体”,构建联动新格局;立足“协同”,拓展师德师风建设的广度,通过“导师亮相-互相选择-学校匹配”的流程,提出了以“1+N”为基础,“N+1”为拓展的导师配备模式,确保为每位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将师爱延伸到学生的心灵深处、社会、家庭生活的领域。
“我校始终坚持‘四同’原则,细化教师行为标准,严格规范教师行为,将师德师风建设融入学校发展全过程。”市外国语小学校长王霞告诉记者,一直以来外国语小学坚持目标同向、思想同心、行动同步、质量同标,确保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增质提效。在学校管理过程中,学校严格采取 “监”“省”“评”“谈”四项举措抓“根本”,通过社会监督、全员自查、量化考评、诫勉谈话等方式规范教师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教学环境。
通过系列师德师风活动的开展,市外国语小学将继续努力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明师道、铸师德、扬师风,让教师们以高尚师德影响学生,以魅力学识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发展的引导者和指路人,以真情怀谱写“四有”诗篇。
实践落点对应民生盼点——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强化师德养成,压实各校师德师风建设责任。弘扬崇高师德风范,增强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严谨治学、为人师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近年来,市教育局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着力完善机制、创新方法,持续推进教师思想政治建设,强化监督管理,擦亮清廉底色,净化育人生态。
“一直以来,市教育局注重抓好学习教育、专项整治及宣传表彰三个‘常态化’,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提升新时代教师素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首要任务。”据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肖松介绍,市教育局坚持抓党建转作风、塑师德正教风,各基层党支部深入学习教育法律法规和师德师风政策文件,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师德教育活动,鼓励广大教师争当师德标兵;常态化开展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节假日巡查走访机制,覆盖城区所有住宅小区;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大力挖掘、推介身边师德典型、讲好师德故事、扩大社会影响,弘扬师德正能量,多措并举让师德师风建设入脑入心。
下一阶段,市教育局将持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完善教师荣誉表彰体系,加大优秀教师典型选树力度,引导教师见贤思齐;营造师德铸魂、协同育人的良好舆论生态,积极推进江苏省师德师风建设宣传基地校创建工作;常态化推进有偿补课专项整治,坚持日常巡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重点排查和举报核查两手抓,对少数师德失范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惩处,营造风清气正的教育生态。
□ 杨文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