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初 冬 下一条:万寿寺
登天柱山
  2023-12-10

  □ 钱吕军 去安徽登天柱山,纯属偶然。朋友杨总早早在“豚景户外旅行”微信号推出了天柱山特惠2日游信息,同学老陆也电话邀约,恰逢休息日,便来了次“说走就走的旅行”。 周五晚准备好旅行用品,周六早晨6点多钟匆忙赶到预定地点乘车出发。满满一车人中,竟发现了好几张熟悉的面孔。到达旅游目的地潜山市时,已是下午1点多。也许是考虑到一路舟车劳顿,下午的行程安排相对轻松,先是游览了“山谷流泉摩崖石刻”,后是参观天柱山地质公园博物馆,回到宾馆休息时,才下午4点多钟。同行者中,有人相约游览了二乔公园、雪湖公园。 登天柱山是在第二天的上午。或许是担心游客的体力,在前往天柱山的大巴车上,美女地导在介绍当地文化和沿途风景的同时,极力推荐我们乘坐缆车上下。8点钟左右,当景区的旅游巴士停靠在天柱山南大门登山口时,下车徒步登山的只有寥寥数人,绝大部分的游客都去了下一个站点乘坐缆车上山。 沿着麻石步道,我与老陆等人结伴登山。相较于泰山、黄山,天柱山的登山道宽阔、平缓许多,但沿途的人文景致没有泰山的丰富,自然风光没有黄山的惊艳。深秋的天柱山,风是冷的,但汗水早已浸透了衣衫。途中,老陆和我们分享了携带的橘子,那种甘甜清冽的滋味,一定是在身体疲乏时才能感受到的。过了通天谷,沿途的景色逐渐入眼起来。原本宽阔的山道,在此处忽然变的狭窄,有时竟需侧身而过;千万斤重的花岗岩石悬空架在石壁上,让你惊讶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皖公神像处 (皖公是春秋时期的人物,被周封大夫于皖,是古皖国治理有方、受人敬仰的国君,安徽简称 “皖”即由此而来),我们遇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者,在家人的陪伴下,沿着山道拾阶而上。沿途的游客,纷纷为老人的矍铄精神和执着意志啧啧称赞。 登上天池峰时,乘坐缆车的杨总等人早已抵达,正忙于拍照留影。天池峰不是天柱山的最高峰,但在此处可以近观海拔1489米的最高峰——天柱峰。没有看到传说中的云海,但我以为这算不上遗憾。这里的云海当不会胜过黄山的。晴空万里,正好可以俯瞰群山。孔子说,“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在天池峰顶,远眺绵延的皖山和蜿蜒的皖水,令人心胸为之开阔。“仁者乐山”,大概如此吧。 下山时,走了百步云梯,必须双手扶着崖壁上的铁环、缆绳方敢挪步。百步云梯的尽头,便是总官寨,这是天柱山最险要的一处雄关要隘,真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据说南宋抗元义军首领刘源曾在此建立大本营,筑有防御工事。 下到山脚时,已经是中午12点多钟了。 其实,我们游览的只是天柱山的极小部分。天柱山方圆300多平方公里,且自古有名。据《古南岳亭记》记载,汉武帝在元丰五年(公元前106年)南巡之际,封天柱山为“南岳”(隋文帝时,改称湖南衡山为 “南岳”,天柱山方失去 “南岳”封号)。历代许多文人墨客到此游历,并留下诗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 《题天柱峰》一诗中赞美:“天柱一峰擎日月,洞门千仞锁云雷。”近年来,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天柱山已经成为安徽的又一条黄金旅游线。 天柱山,值得一游。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91976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0433026 本月:2108901 今天:1233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