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永胜村研学旅行让老百姓赚到“真金白银” |
80岁老人“家门口”再就业 |
|
杨蝶飞 2023-12-07 |
|
本报讯 “村里现在越弄越好,孩子们都来这儿研学,我在欢声笑语中,一边把喜欢的事情做了,一边还能赚钱,真好!”近日,永胜村迎来最后一批研学客团,家住永胜7组的80岁老人张元凤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村里邀请他在研学期间展示 “爆糙米”,让孩子们近距离感受传统民俗美食的同时,自己还实现了“家门口”再就业。
早上8时许,张元凤带着他的“老古董”们来到永胜村道士庙埭碾米坊,他将在这里迎接即将到来的滨江幼儿园研学客团。鼓风机、煤炉、压力锅……只见他先用稻草引火,而后加煤,往压力锅里放米,再不停摇动使其受热均匀。大概一刻钟左右,张元凤感觉火候到了,就拿过身旁两米多长的一个大麻袋,把麻袋口套在黑色筒体的一端,“砰”的一声巨响,白烟喷涌,爆糙米也就完成了。
近年来,永胜村不断探索丰富多元的休闲旅游新场景,打造农文旅融合新亮点,一场场 “耕读研学+田园自然+非遗美学”的研学旅行为乡村旅游注入了新活力。今年秋季研学是永胜的初次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吸引学生近5000人次,不仅帮助村集体增收20万元,还让老百姓赚到了 “真金白银”,张元凤就是其中之一。
“我们在规划研学路线时,有乡贤提出建议,如果在碾米坊附近增加一个能与游客互动的场景就更好了,我们就一下子想到了张元凤,因为他是我们村唯一一个会爆糙米的人。”永胜村村干部朱鹏告诉记者。张元凤爆糙米已经30多年了,那时候他挑着担子在永胜、兴隆和油坊街上爆糙米,爆一炉只有1毛钱的收入,小麦、玉米、蚕豆、山芋都能爆,到了逢年过节的时候,一天能爆200多炉,从早上7点忙到晚上9点才到家。“现在爆糙米要比以前方便多了,有了鼓风机,不用手拉风箱了,爆一炉要收5块钱,但可惜的是,从2000年开始,爆糙米的人就逐渐减少了。”
现如今,“研学热”使得80岁的张元凤重新拿起“家伙事儿”,为孩子们展示“时代记忆”,实现了“家门口”再就业。“现在村里建设的越来越好,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幸福,研学期间每天村里给我开200块钱的工资,我非常知足!” (杨蝶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