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一纸约定,连接起援助和守护;一个诊箱,满载着关怀与温情。在油坊镇,家庭医生是居民最贴心的人,他们不仅治疗疾病,还主动帮助居民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疾病的发生,用行动诠释“健康守门人”的责任。
走村入户
暖心陪同有“医”靠
“玲玲的手机都成了我的‘24小时’健康热线了!”家住油坊镇同德村的刘大姐感慨地说。她口中的“玲玲”是油坊镇卫生院的护理部副主任朱玲玲,同时也是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的一员。刘大姐是一名尿毒症血透患者,之前身体有一点不舒服就要坐车半个小时到城区医院,自从签约家庭医生后,团队护士朱玲玲就会定期上门为她测量血压血糖、评估血管通路、协助内瘘护理,并为她进行饮食评估、做好居家健康指导等。刘大姐也会时不时接到朱玲玲的健康来电回访。
家庭医生签约,不仅仅是单纯的服务,更多的是感动与信任。朱玲玲在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工作了11年,凭着丰富的专业护理经验和一颗赤诚之心,得到了签约居民的普遍认可。“签约居民和医生间彼此熟悉、信任后,医患关系会亲密得多。”朱玲玲说,患者不再是门诊卡上的一个个名字,也不是健康档案上的一组组数据,而是一个个身边的朋友和长辈。朱玲玲负责的尿毒症签约患者需要患者主动参与自我管理中,就必须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通过多次走访、指导,她将自己的关爱与温暖传递给居民,还常常陪他们聊天,疏解情绪。现在,还为患者们建立了“玲玲有约”微信平台,搭建起医患桥梁,为透析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多方联动
健康服务“不断档”
“医生,我父亲现在很危险,怎么办?”今年5月,油坊镇卫生院康复科主治中医师王宇接到一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对象家属的求助。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季老伯突发心动过速,病人的情况不允许被搬动,十分危急,急需医疗帮助。与家属电话沟通后,王宇和同事第一时间赶往老人家中救治,进行急救措施后,病人转危为安。“家庭医生太好了,真的太及时了。”恢复后的季老伯逢人就夸。
为满足居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油坊镇积极开展家庭医生团队下沉入户工作,组建“医心为民 先锋领航”党员医疗先锋队,10支团队同步开展进村入户巡诊,关爱建档立卡户、残疾人、血透患者等特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群体,按季度上门随访到位;老年公寓每月随访一次,家庭病床每周入户巡诊且配备专门的医生,保证每个病人都能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让家庭医生真正“跑”起来,获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居民们都称他们为“贴心人”。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油坊镇家庭医生已签约19611人。
健康定制
创新服务得“民心”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做免费的肠镜筛查!”说起家庭医生的签约服务,会龙村的李大爷赞不绝口。免费肠镜筛查是油坊镇“十四五民生”项目,依托医共体的技术力量,建立了肠健康包保机制。每到一个行政村,相应的家庭医生团队都会入户对目标人群进行问卷调查、风险因素评估、个性化签约服务,筛查出高危因素者来院做肠镜检查,今年共完成免费肠镜检查500多例。“在免费肠镜筛查项目中,由家医团队主动入户,把病人请进来,建立了信任,我们留住了80%的病源,实现了分级诊疗。”油坊镇卫生院副院长王妍介绍。
在油坊镇的每一个村,都有一支家庭医生团队在尽己所能地开展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并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特色。鸣凤村家庭医生团队通过“耳穴埋籽”的方法为家庭病床长期卧床的居民解除了腰椎疼痛;会龙村家庭医生团队建立起家庭病床突发应对机制;同德村家庭医生团队为签约群众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和免费中医理疗服务……“今后,我们将继续扩大签约服务覆盖率,进一步丰富服务内涵,让家庭医生成为健康‘守门人’,让居民健康更有‘医’靠。”王妍说道。
□ 张梦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