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新坝镇用活“一二三四”工作法,全面构建基层共治共建共享系统化、长效化运行体系,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寒冷的天气抵挡不住新坝镇居民们外出的热情:近处,裙袖翻飞,居民随着音乐欢快起舞;远处,欢声笑语,孩子们在公园广场嬉戏玩耍;老人们三五成群,或闲谈散步,或锻炼身体,大家怡然自得,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小乡镇里有大幸福,这全都得益于基层治理工作的走深走实。
基层治理,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一头系着群众幸福指数。千头万绪的基层治理工作,群众需求各不相同,何以破解?近年来,新坝镇积极贯彻落实经济发达镇改革要求,优化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资源配置提质增效,着力实施“一二三四”工作法,全面构建基层共治共建共享系统化、长效化运行体系,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走出了一条“基层善治”之路。
聚焦“一个中心” 架通党群连心桥
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就要凸显“一”,就是“一个中心”。聚合百姓“名嘴”、“两长”(村民小组长、党小组长)、“五老”等力量,组建“乡土宣讲队”,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党建引领的首要任务。常态化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实施“扎根工程”,镇机关领导、党员干部长线驻村入企,村干部进组入户,听民意、惠民生、解民难、暖民心。实施“党建+”“党小组+”模式,全镇划分设置120个党小组,不断密实党群联系网。
坚持“两网共建” 高效为民解难题
只有把基层的事解决好,把群众身边的问题解决好,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安定有序、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如何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基层党组织是源头化解矛盾纠纷的 “战斗堡垒”。
线下推动“两长”融合,将党小组建在网格中,实现党建网、治理网“两网合一”。各村(社区)成立“两长”工作室,搭建“有事好商量”“乡村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实现党建引领下的群众事群众议、大家评。线上激活“智慧大脑”,建设镇域治理现代化指挥体系,研发“智慧新坝”App,既让群众及时了解便民惠民政策,也让网格员能够及时解答居民疑问,形成“发现—上报—处置—反馈—评价”闭环管理。
深化“三治融合” 和风细雨化矛盾
把矛盾化解在基层,看似一件件小事,却是关乎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大事。以自治增活力,新坝镇成立“五老说和团”,涌现“惠民小马夹”等一批矛盾调解能手,打造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调解员队伍,做到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法治强保障,加强法治宣传引导,健全“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建成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开辟“新坝法治说”专栏,打响“徐金生调解工作室”品牌,推进普法形式和载体创新。以德治树新风,学习宣传新坝本土优秀干部郭克生同志先进事迹,首发《永远的初心》,协办大型原创锡剧 《郭克生》,厚植新时代榜样力量。深挖新坝传统文化资源,打造永平村“状元林”,崇文重教、耕读传家的好乡风好民风在新坝大地蔚然成风。
统筹“四安同创” 创新治理新模式
家安、业安、校安、心安,群众才有幸福感,干部才有获得感,新坝风景才能更加和谐宜人。
开展群防群治促 “家安”,新坝镇建立完善警社协作联动机制,开展平安宣传、隐患排查、矛盾调解等工作。实施“先锋暖链”促“业安”,聚焦企业发展,建立 “1+2+N”的三级管家式团队,首批成立6个专项小分队,各类群众问题、发展问题专人负责快速办理。推进护校安园促“校安”,打造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守望”联盟品牌,加大法律宣传力度,开展“开学第一堂课”“反家庭暴力法”等宣传活动。办好惠民实事促“心安”,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实施一批民生实事,推进村级增收,带动村民致富,用可观可感的变化赢得群众支持和认可。
自“一二三四”工作法实行以来,新坝镇基层组织“硬”起来了,干部队伍“优”起来了,集体经济“强”起来了,乡村治理“活”起来了。下一步,新坝镇将持续提升“一二三四”工作实际成效,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让基层治理更有深度、力度与宽度,让居民群众更有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 张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