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周树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褒奖英雄模范、弘扬英雄精神。
何谓英雄?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一颗无私奉献的心,他们在特殊时期或关键时刻作出非凡义举。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从不缺少顶天立地的英雄。
放眼江洲大地,英雄人物星光熠熠,善行义举层出不穷,浩然正气充塞天地,民族精神传承弘扬……
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血洒疆场。1952年8月,21岁的陈醉云作为一名军医奔赴朝鲜。在战场上,一位战士被炮弹击中,身负重伤,肾部受损,不能排尿。当时前线只有从敌人手中缴获的金属导尿管,可是又插不进去,尿液不断地压迫伤员的心脏,血压一降再降。眼看伤员就要牺牲了,情急之下,陈醉云用嘴一口一口将伤者的尿液吸了出来,硬是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战友的生命。陈醉云在朝鲜战场5年,共救治了3000多名伤员,挽回了数百条生命。
优秀楼道长,沉着冷静,智擒小偷。“扬中好人”徐桂芳,家住长江花城二区,2021年6月21日上午,她下楼时,发现一个陌生男子正在试图打开常年无人居住的302室的门。机警的徐桂芳试探地问道:“你找谁的?”男子支支吾吾说只是随便看看的。徐桂芳见此人形迹可疑,不像好人,可自己年过六旬,如果与对方硬碰硬肯定会有危险。于是,她佯装无事,下楼迅速掏出手机报警,担心陌生男子会逃,又快速找来小区保安一起守住单元门口。直到警察赶来,在302室家中的衣柜里,成功抓获藏匿的小偷。
献血夫妻档,持之以恒,奉献大爱。家住三茅街道建设二村的周发华、陈树梅,是一对夫妻党员、“献血达人”。从25年前的第一次无偿献血,至今已累计献血20余次、7400毫升。特别是个子矮小的陈树梅,2006年因病动过一次手术,为了确保自己能够继续献血,在恢复期内,她注重营养均衡和加强锻炼。两年后,医务人员又见她出现在献血车上。他们无私奉献、大爱无疆的高尚情怀,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双双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向他们颁发的荣誉证书。
我们身边的英雄,还有把知识和才华献给祖国建设事业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马伟明、中国科学院院士包信和;还有奋斗拼搏,为祖国赢得荣誉的中国射箭队队员张心妍;还有对党忠诚、一心为民的好支书郭克生等……虽然他们所处的时代不同、岗位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始终爱党爱国爱人民,把自己的命运融入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他们具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代表着时代进步的方向;他们的事迹,构成了一幅新时期的“群英谱”,汇聚成英模背后闪光的足迹,辉映起气贯长虹的闪耀红星,构筑起一座巍峨挺拔的精神坐标,积聚起向上向善的磅礴力量;他们的精神超越时空,像蜡烛一样照亮前行的道路;他们的力量如铿锵的战鼓,催人奋进、勇往直前。
当今时代,我们学习英雄、崇尚英雄、争做英雄,要把英雄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习英雄,就是要学习他们的优秀品格和崇高境界;学习他们爱岗敬业、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精益求精、勇于攻关的报国之情;学习他们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顽强意志;学习他们挺身而出、见义勇为的担当精神。让我们追寻英雄的脚步,汲取精神的力量,向先进看齐,以英雄为范,学先进、赶先进、争先进,立足平凡岗位创造出不凡业绩,在扬中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铭刻属于自己的精彩印记,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扬中新实践的时代华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