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
本报讯 眼下已是茨菇收获上市的季节,日前,在经开区德云村水源充足的一些田块里,可以看到不少正在田里采挖茨菇的农民朋友,他们正享受着传统种植带来的“冬”收喜悦。
采访当天,记者来到了德云村20组,看着不少农户正在田里忙着采收茨菇,只见他们低头弯腰,用手在泥里探寻着茨菇的“身影”,不一会儿功夫就收获了满满一篮子的茨菇,丰收的喜悦写在脸上。
据悉,茨菇是每年八月左右种植在水田里的水生作物。种田大户陈石松今年种了200多亩的茨菇,他告诉记者,今年因为天气的原因,还不算茨菇丰收的大年,今年亩产在2500斤~3000斤左右,目前市场价格是每斤2元至3元之间,每亩茨菇可为种植户带来7000元左右的增收。“挖茨菇不能使用蛮力,你看这个水管就是我们采收的神器。”记者在一旁看到,陈石松借用水管采收茨菇,水管不仅有着巨大的冲击力,还能保护茨菇不会断在泥里,最重要的是能够节省人力成本。茨菇的口感有点像土豆和板栗,被称作是“水中人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可煮食、炒食和制作淀粉,茨菇对于水质和土质的要求特别高,这里种植的茨菇主要是农家肥为主,引入的是清澈的活水,因此受到收购商的青睐,目前茨菇的销路不成问题,通常销往常州、苏州、泰州等地。
近年来,陈石松也在积极探索套种模式,在福源村的种植基地,他上半年用水田种植莲藕,然后再套种一季小龙虾,8月份采挖完莲藕后就种上茨菇,如此种植成本就变小了。
(陈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