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文苑 |
|
|
|
|
□ 刘干
早先,街边空地上,摆着一溜儿卖大萝卜的小摊。农人把刚挖起的大萝卜放在水里一泡,身上的泥巴酥了,用刷子刷干净,一个刚出水的“美人腿”呈现在眼前。羊脂玉般的皮肤,细腻而又温润,美得让你不忍心咬上一口。用刀去掉缨子,横一刀不到底,手腕一拧,还有一半自然裂开,再竖一刀分四瓣。这时掰开一瓣剥去皮,看一眼肉质就嘴角生津。咬一口水灵灵、甜滋滋的,同时又带点微辣,嚼起来咯嘣脆地响,满口散发出一股泥土的芳香。
来扬中工作后,才知道扬中大白萝卜好吃的原因,离不开适宜的水土。扬中是长江冲积岛,有广袤的沙土地,这些土壤水分少,黏土少,非常适合长萝卜。大雨过后地上无积水,地表平滑,晴日太阳照上去地面忽闪忽闪的沙粒反着光,光脚踩上去细滑舒适,犹如踩到了江畔海绵。
到扬中工作的第二年,在校园一角开垦一块20平米的菜园,一挖一盘,萝卜种一撒,等待一场雨后,细嫩的缨苗扑棱棱地向上冒,争着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清晨,我喜欢立在园地边,低头看那碧翠嫩叶挂着露珠,在微风中轻轻摇曳。露水随着阳光的照射逐渐被洇干,绿茵茵的叶子挺直了腰杆,张开笑脸迎着太阳舒展。要不了几天,稚嫩的幼苗就像幼儿园小朋友似地扎堆挤在一起玩耍。同时提醒我,这时需要间苗了,密集地方变稀疏,好让它们长个儿。最好这时再上一次农家肥,浇上几次透水。十几天过后就能看到萝卜缨探着半截身子羞羞答答地挨个向上铺展。收获时节可真欢乐,左手拔萝卜、右手扭缨子,有大有小、有粗有细,摆在家里几箩筐,吃不完,还可以挖土窖储存起来。
腌萝卜干,是秋天的标配。妻子把大个的萝卜切瓣晾干水分后腌制成萝卜干,小个的洗干净直接放玻璃容器里酱醋糖一泡做成早晚就饭的小菜。腌制两周后,打开玻璃容器盖子,一股清香扑鼻,极好的三餐佐味,喜得妻儿合不拢嘴。
有一次星期天几个外地老师聚拢我家。妻子做了道菜,把萝卜切成滚刀块,撒上细盐、白糖腌制15分钟,装盘倒上香醋,撒少许葱花、香菜,一盘糖醋萝卜端上桌,吃得几个同事连声叫好。
扬中萝卜品种很多,有青头萝卜、紫心萝卜、红皮萝卜,还有水果萝卜。但这些我都不看好,认为不是当地正宗。谈到正宗,就是春种秋收的扬中大白萝卜。个头大,长脸盘,白皮嫩肉,不去缨就像披发秀女,真可谓 “绿肥白瘦”,咬一口唇齿留香。
诗经《尔雅·释草》中就有 “萝卜是菜蔬中营养丰富的佳品”的记载。宋朝大诗人苏轼有诗赞美萝卜,其诗《撷菜》:“秋来霜露满东园,芦菔生儿芥有孙。我与何曾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诗中芦菔即是萝卜,生长旺盛,新鲜的蔬菜口味不输鸡肉猪肉。
在扬中工作生活十八年来,几乎天天都与扬中大萝卜打交道,或红烧,或凉拌,或青炒,是一年四季不可或缺的甜美味道。妻子说,与其用甜言蜜语去虏获我心,倒不如一日三餐用萝卜会菜去虏获我胃。你看,就连日常经营婚姻爱情,也离不开扬中大萝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