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美食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机收减损增收益 颗粒归仓保丰收 |
全市多收稻谷50万公斤 |
|
2023-11-20 |
|
本报讯 当前,我市水稻收割工作已基本完成,全市主粮作物收获已基本实现机械化。近日,为了最大限度降低粮食作物生产损失,我市开展主粮作物机收减损监测调查工作。 当天下午,在三茅街道的一处机收减损监测点记者看到,农机技术人员正在指导乡镇专职农机人员对选取机收的地块进行收集、测量、计算工作。据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科科长朱凌介绍,通过对损失率的分析,指导农机手调整机械性能,能降低损失率,达到为农民增产的目的。据悉,此次从全市6个粮食主产镇(区、街道)抽取了新坝镇和三茅街道作为机收减损的监测点。 根据各个监测点的取样测算,我市抽检监测点的水稻机收平均损失率约2.1%,低于国家现行水稻联合收割机作业质量标准。按全市水稻面积7万余亩,平均亩产652公斤计算,全市因此多收稻谷50万公斤,折合增加收入约32万元,实现了“减损就是增产”目标。 今年是我市创建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的第一年,我市以创建“两全”示范县为契机,大力推进全市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和农机装备的智能化、绿色化进程。截至目前,我市主要农作物(稻、麦)的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98%左右。 与此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科还将减少机收环节损耗作为增加粮食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坚持“减损就是增产”目标导向。聚焦关键环节,挖掘机收减损潜力,全力提升收获质量,确保颗粒归仓。据初步统计,全年新增85马力以上拖拉机3台、联合收割机3台、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88台。全市层层落实落细农机管理服务措施,不断强化宣传动员、机手培训、技术指导、政策引导及服务保障,全方位提升粮食收获质量,进一步降低机收损失。 下一步,市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科将持续把机收减损作为粮食生产机械化主要工作常抓不懈。继续加大机收减损的宣传力度,加大对农机手的农机作业培训,增强作业能力,营造全民重视粮食生产减损的氛围,加快提升农机化发展水平,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农机保障,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赵紫妍 黄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