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上一条:我市实现智慧广电乡镇全覆盖 下一条:健康服务送到家门口
创新博物馆打开方式让文物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2023-10-09

  群众盼点@一“习”话 要发挥好博物馆保护、传承、研究、展示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守护好中华文脉,并让文物活起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习近平2023年7月29日在陕西省汉中市考察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广大文化工作者应该围绕文博领域工作,探索创造性转化,推动创新性发展,让博物馆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更大力量。 市博物馆副馆长(分管文物保护和利用)倪加辉 创新3D导览项目和文物数字化系统,提升藏品保护能力,并打破时空限制,让市民、游客实现云观展。 市博物馆副馆长(分管社会教育工作)蔡莉 自2020年博物馆开馆以来,共接待参观者超过32万人次,基本上做到全市常驻人口的全覆盖,其中大概每天都会接待1~2个团体参观,一年能达到500次团体接待服务量。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 赵阳 充分发挥博物馆的阵地和载体作用,补足我市文物资源不丰富的短板,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群众说出一 “习”话——博物馆利用数据采集、三维重建、数据管理等数字技术,将文物以数字信息的形式保存、展出,实现藏品数字化。 在市博物馆入口处的右手边,摆放着一个大型的显示器,上面显示着根据博物馆场景进行一比一还原的3D导览项目,观众触屏选择进入场景,再次点击还会显示藏品的名称和相关介绍。 “这就是博物馆的3D导览项目,共有6个回合,大家可以点击进入自己感兴趣的回合,实现云观展。小朋友们来到博物馆都会被这个大屏吸引,他们会先浏览3D世界里的场景和藏品,再去寻找馆内和其一致的物品,十分有趣。”市博物馆副馆长倪加辉介绍,除了3D导览项目可以实现全景浏览,博物馆还相继推出了文物数字化系统,保存并展出15件馆内藏品的3D模型和200多件2D模型,市民游客都可以通过手机和电脑,随时随地进行“云观展”。 为更好地提升观众的游览体验,市博物馆还会根据节日和特殊纪念日增设主题临展。在国庆期间,博物馆就引进了两场特色临展,分别是展现新时代发展主题的书画展和以青少年美育为主题的“风韵江洲·童画同语”少儿艺术展,充分发挥了博物馆“文化惠民”的大学校教育功用。孩子们走进展厅欣赏的同时,既能对他们的艺术还有书法进行兴趣激发和启蒙,又能激发其树立正确的家国情怀。 “目前,博物馆正在对二楼西展区进行恒温恒湿展会提升项目改造。”倪加辉告诉记者,在改造完成后,会在那里展出由扬中乡贤捐赠的86套现代名家墨迹,预计会在今年年底对外展出。 群众说出一 “习”话——今年以来,开展不同主题的博物馆活动近20场,其中,“不止于木”“田野少年”等研学服务品牌,已成为博物馆的特色主题活动,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大家好,我是小小讲解员戴诚,现在我来为大家介绍博物馆第一部分的内容,请大家看这边……”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崇德小学的学生戴诚又利用课余时间在馆内担任起了志愿讲解的工作。“作为一个文化服务阵地,扬中博物馆积极与多所学校开展馆校共建系列活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参加馆内写生、讲解、文物修复、主题沙龙,通过沉浸式课程体验,开阔视野,提升艺术素养。”市博物馆副馆长蔡莉介绍。 国庆假期,除了有小小讲解员“话说扬中”以外,博物馆还举办“重回宋‘潮’·博物馆奇妙夜”活动,活动依托阵地资源,围绕宋服妆造、茶事、插花、书法等“宋代风雅”进行氛围营造,以沉浸式宋朝集市体验、中秋文化专题讲座等系列打卡活动再现“宋代文化”的美学与繁华。据统计,该活动吸引市民游客500余人次。 历史要“活”起来,文化要传下去。如今,“逛一逛扬中博物馆”不但成为了外地游客走进扬中文化的打卡新宠,也成为家长带领孩子欢度周末的绝佳选择。“博物馆面向青少年定期举办美育课程,其中‘博物知美’、‘你好夏天’等教育品牌已累计开展普及青少年3万余人。”蔡莉说,近年来,市博物馆躬耕青少年教育,让“文物活化利用”,积极探求“博物馆+”多元文化服务,成功开展“田野少年”“博物知美”“扬博童行·馆社共育”等多路径教育品牌项目100余场次,开馆三年来接待超过35万人次参观,1000多场次免费团体讲解,成功入选2023年江苏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 群众说出一 “习”话——博物馆要与文化同行,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效能,同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吸引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博物馆、熟知扬中故事,探索历史文物。 “博物馆不能成为单纯的展览馆,而是要千方百计让文物‘活’起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赵阳说,要充分发挥博物馆的阵地和载体作用,进一步整合资源、提升效能,同时,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补足我市文物资源不丰富的短板,多措并举让文物“活”起来。 赵阳介绍,近年来,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充分利用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时机,开展文物保护宣传活动。在2021年,该局完成扬中市博物馆馆藏文物评估定级工作,24件(组)藏品有了专属“身份证”。此外,还积极推进博物馆文物数字化建设、预防性保护等文保项目立项及落地实施工作,以项目保护筑牢文物安全防线。今年,扬中博物馆的数字化文物保护项目获得江苏省智慧文旅示范项目。 “‘博物馆奇妙夜’等创新设计不仅形式新颖、路径独特,还依然保持着充分挖掘藏品内涵、帮助参观者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的核心功能,是很好的尝试。”赵阳说,除了创新主题活动外,文体广电和旅游局还在 “文化高质量服务”的理念下致力打造“博物悦生活”品牌,积极利用馆藏开展各项专题展览、文化教育活动以及文创开发工作,扩大博物馆与学校、博物馆与社区、博物馆与社会的共建共融,让文物从 “活起来”到“火起来”。 □ 奚嘉哲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983647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8677007 本月:1201153 今天:18141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