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之城 |
城市“蝶变”绽放新颜 |
|
2023-10-08 |
|
城市格局不断优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5%;创成全国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村级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扬中大道成功入选全国2022年度“红色旅游路”最美农村路……近年来,我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美丽乡村多姿多彩,城市“蝶变”绽放新颜。
城市建设提档升级
让城市格局更“博大”、品质更“精深”。上半年,我市奋力提升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深化城市更新专项行动,不断增强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
走进中桥社区南园小区,粉刷一新的住宅楼、绘制精美的文化墙、规划合理的停车位、崭新的健身器材让人眼前一亮,曾经的老破脏小区经过微改造焕然一新。作为重要民生工程之一,近年来,我市抓住老旧小区改造的黄金机遇期,对南园小区等老旧小区进行硬化、亮化、绿化、美化等改造,接连推出小区充电桩、快递柜、停车划线等“五项普惠行动”,今年我市将全市26个老旧小区纳入改造范围,通过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等,让在老小区生活多年的人享受到生活中“焕新”的变化,小区不仅“颜值”在线了,“吵闹”声不见了,“身价”也随之提升,幸福的笑容洋溢在居民脸上。
坚定不移抓融合、提品质,我市科学划定 “三区三线”,基本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南江路西延、永勤河路交付使用,祁家路基本建成,圆满完成翠竹南路改造提升工程、江洲西路路口拓宽工程,积极推进组团创建,系统实施“十大提升行动”“五项普惠行动”,打造 “四创建三表彰”“大众评审团”等惠民创建品牌……大街小巷环境更美了,便民设施服务更全了。
交通路网内畅外达
交通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城乡融合进程。从“有路走”步入“走好路”,岛城的立体交通“罗盘”开始了加速旋转。
距主城区最远的西来桥三新村村民,搭乘专线公交车跨过长江大桥进入市区。便捷的交通,让“扬中市”变成了“扬中村”,走出家门,就能触摸到城,“一岛五桥”、“三横四纵”的“动脉线”根根贯通。
今年,围绕“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的总目标,我市交通部门持续推进农村公路提档升级,对扬中大道(联合桥—明珠广场段)实施维修,有效提高道路平整度和出行舒适度,常态化开展交通疏导工作。
加大路域环境整治力度,公路沿线“美颜”模式全面开启。
此外,我市还创新全域公交“五个一”模式,即线路配置和运营调度“一张图”,智能服务“一张网”,居民出行“一张卡”,服务质量“一个标准”和市场经营“一个主体”,扎实推进全国唯一“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机制创新”试验任务,成功创成省城乡公交一体化达标县,让小岛的“毛细血管”越发发达、顺畅。
乡村振兴全速推进
2023年,我市乡村振兴迈出新步伐,农业更加高质高效,乡村更加宜居宜业。
乡村建设如火如荼。扎实推进全国唯一“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机制创新”试验任务,聚焦“农业现代化走在前”,我市推进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加快实施农业龙头企业培育行动,打造扬中特色农产品品牌,争创省级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县。
乡村旅游加速发展,“农文旅”业态不断丰富,成功举办社区(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丰收节、首届江岛音乐节等等。一批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抓住契机,纷纷利用生态优势、人文优势等,打造炙手可热的乡村旅游景点,串联成一条条“赏美景、品美食、体农耕”的乡村旅游路线,农村人气逐渐旺盛,村民日子越发红火。
农村人居环境提颜增质。村级公共服务“八位一体”运行维护机制入选首批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制度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星级评定和互看互评现场观摩,截至9月,共清理农村垃圾1.9万吨,整改达标户厕完成率达85%,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设施建成率达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已达48.6%,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
下一步,我市还将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深入推进乡村建设、释放城市活力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倾心聚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繁华的城市与繁荣的农村交相辉映的新面貌正款款而来。 □ 张梦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