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用“四千四万”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扬中实践 下一条:欢迎来到人间
古诗词里的中秋节
  2023-09-27

  □ 李敬荣 一年一度硕果累累、红叶似火、景色宜人的中秋节到了,家家户户忙着烤月饼,街上月饼飘香。到了中秋晚上,摆上水果、月饼,一家人团圆赏月,那么,古代的中秋节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古诗词里中秋节。 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人所见,月色如水,桂花飘香。那广寒宫中也是清冷的吧,今夜望月的又何止我一人,皎洁的月亮,让诗人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后两句极具感染力,抒发了中秋怀远之情。千百年来,一直感动着中秋佳节离乡在外的游人。 苏轼一生,屡屡外放,与亲人常别离,他的《中秋月》却写了一次月圆人也圆的中秋节,他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首诗写中秋兄弟团聚。月儿冰清玉洁美好可人,赏心悦目,这样的美景真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在哪里,与何人共赏呢,让人生出悠悠不尽的情思。 元好问 《倪庄中秋》:“儿童漫相忆,行路岂知难。”“山中夜来月,到晓不曾看。” 诗人回忆童年,那时年幼不知人生的艰难,由自己坎坷的人生经历,反映了艰辛的社会生活。内容实在,感情真挚。 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漫漫淮海上银子一样雪白,月圆之时,蚌才孕育珍珠。月亮若无人修理,那儿的桂树就会一直长,会撑破月亮的吧。丰富的想象大胆奇特。 晏殊 《中秋月》:“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诗人由旅人在中秋团圆夜,独自向隅,联想到宫中的嫦娥,陪伴她的只有清清冷冷的月宫,和孤寂的桂树。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到朗州桃源县。诗中把中秋夜写得如梦如幻,用月光笼罩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夜,桃源玩月,写月之景,玩之情。 秋瑾的 《满江红》,“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四面歌残终破楚”“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秋瑾的抒怀之作,它冲破家庭的牢笼,不甘心当贵夫人,投身革命,献身救国事业。 中秋节,这个仅次于春节的中华民族第二大传统节日,古代文人对着中秋月,有着各种情感和诉说。描写中秋的诗词,抒发了文人的羁旅之思,思亲的惆怅之情,亲人团聚的喜悦,人生的艰难,奇幻独特的想象,还有仙女嫦娥、把玩明月,以及革命救国等不同的情感。迁客骚人借一轮中秋月抒写了自己的怀抱。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6176233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08221450 本月:4571680 今天:33101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