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
谈起种田,八桥镇利民村耀威家庭农场的徐兴雷有一箩筐话要说。多年前,他被扬中的好水好土好政策吸引,就带着老婆孩子在八桥镇利民村扎下了根。
2015年他成立了耀威家庭农场,从事农作物种植和农机对外服务,一切欣欣向荣。没想到,2017年低谷随之而来。当年6月麦收时节,接连几天的暴雨让徐家人无法入眠。麦收季遇上“烂场雨”,他们内心焦灼万分。眼睁睁看着近600亩的小麦地积水严重,来不及收上来的小麦烂在了地里,堆积在仓库里的小麦也泡了水、发霉发芽。
那一年,小麦以3毛、4毛的价格处理,但是依旧无人问津。眼看着这一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村里得知这个消息找到徐兴雷,帮助他联系市里的部门解决难题渡过了难关。
之后徐兴雷的种田之路越走越顺。到现在,他已经流转了八桥、油坊、西来桥1500多亩土地,实行规模化种植。他的“农机军团”更是一天天壮大,今年还购买了台无人机。他的儿子在他的影响下,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各种农用机械,未来他也将继承衣钵,成为新型农民。
眼下正是水稻灌浆的时候,手上沉甸甸的穗子让徐兴雷笑开了花。“我现在每天保养农机具,去田里溜达两圈,为一个月之后的稻谷丰收做足准备。”
□ 冷旭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