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风采 |
|
|
|
|
“这边种的是扬粳糯5号,那边是扬粳糯2号。”昨天,在扬中市新陶家庭农场,农场主陶爱华走在田埂上,指着自家的稻子告诉记者,近几年的“订单式”种粮,让他尝到了甜头,“我们根据订单要求安排育苗、插秧、施肥,可以说是‘种无忧,销不愁’。”
陶爱华告诉记者,2019年,在农业农村局的牵线搭桥下,他与镇江恒顺醋业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种植扬粳糯5号,实行统一管理、病虫防治、技术指导、机械作业的标准化生产。今年4月份,陶爱华又与常州的一家糕品厂达成了合作,按需种植扬粳糯2号。
他告诉记者,今年真是喜事连连,“拿到了镇江市范围内颁发的首本土地经营权不动产权证书,三块流转地均登记在证。”此外,他申请到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还享受到中央转移支付项目的资金,建起了自家农机仓库和晒场,“大型植保下肥机、无人机、农用大功率旋耕机、大型收割机等农用机械自此有了 ‘庇身之所’。”
再过一个月,670亩稻子就要成熟,订单如期交付的时间也越发近了,“今年的订单价是3.1元每公斤,我们应该有个很好的收成,‘钱’景不错啊。”看着成片的稻田,陶爱华充满希望地说道。
□ 冷旭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