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在日前举行的2023年夏秋季入伍新兵欢送大会上,来自江苏省“心系国防模范村”万福村的新兵徐兴滨,挺着胸膛,满脸自豪。爷孙三代参军报国,接过父辈旗帜的他,浑身热血沸腾。新兵欢送大会后,徐兴滨的父亲徐子林向记者讲述了这个光荣家族的故事。
“我小叔是空军地勤兵,我是海军勤务兵,我儿子今年9月应征入伍,将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服役。我这个家族,爷孙三代都是兵,而且军种涵盖海陆空。”
今年52岁的徐子林是万福村21组人,口音中却透着一股不浓不淡的 “广东味”,这都跟他在广东湛江服役的经历有关。徐子林告诉记者,他的父亲在家中排行老大,父亲还有两个兄弟,其中一位叫徐君良的,就是他的小叔。
小叔是徐子林从小就崇拜的英雄。“他19岁就离开家乡远赴辽宁鞍山服役,还是个孩子模样,没想到在部队一待就是13年,在部队获得过优秀士兵,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徐子林说,小叔那一身飒爽的蓝色戎装,深深印刻在他心头。受小叔影响,徐子林自幼就埋下军人梦的种子。凭着心中这股热血,他如愿成为了一名勤务兵,更是“复刻”了小叔的足迹——同样19岁入伍、服役13年,也凭借自身努力,获得了“优秀士兵”和“优秀共产党员”的荣誉。
作为一名岸上勤务兵,徐子林肯吃苦,肯学习,进入部队没多久就学会了开卡车,成为了一名合格的部队驾驶员。“部队驾驶员要执行多样化运输保障任务,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基础驾驶课目,还要学习应急避险、故障诊断排除、维修技术等。”徐子林回忆说,21岁的他,第一次出任务,开着卡车将物资装备运输到海南,虽然老班长坐在旁边,但他还是很紧张,从湛江到海南整整开了一天。“不过,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是其他事情不能比的。”
徐子林仰望追随小叔,而他自己则是儿子徐兴滨崇拜的对象。耳濡目染下,徐兴滨也自小立志做一名军人。今年,看到儿子也顺利穿上军装,徐子林感到无比光荣和欣慰。
徐兴滨大学本科在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就读,学的是机电自动化专业,今年6月毕业,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曾荣获三等奖学金。“他平常爱打游戏,性格比较安静,所以当他跟我说起想要入伍从军的时候,我还有些惊讶。”徐子林告诉记者,在校期间,儿子就几次三番跟自己商量过参军的想法,特别是大四的时候,参加了入伍体检,身体各项指标都不错,从军的想法就更坚定了。“我自己体会过部队生活,从内心深处还是不舍得他吃苦的。不过孩子这么坚持,参军报国也是至高无上的光荣,作为家长肯定会全力支持。”
16日下午4点多,徐兴滨已到达济南新兵连,开始为期3个月的军营训练,而后将奔赴他向往已久的军旅生活。“没有国,哪有家,部队是个‘大熔炉’,希望儿子能好好锻炼自己,到哪里都是‘好钢’!”徐子林对儿子的入伍表现充满期望。
其实在万福村,这样的祖孙兵、父子兵、兄弟兵还有很多,今年3月,万福村应征入伍的刘华峰就是三代祖孙兵,他的伯伯和爷爷都是军人。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兵种,走向不同的历练之路,怀的都是同样的一颗爱国心。老中青几代人接力前行,参军入伍的旗帜代代相传,这一段与军队结下的不解之缘,直至今日,延续未来……
□ 杨蝶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