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



锡剧演员 袁彩琴
2017年,我被聘请为三跃中心小学戏曲辅导老师,让孩子们在学习锡剧的过程中,了解中华戏曲地方剧种的丰富和老一辈艺术家们的智慧。
市文化馆副馆长、锡剧团团长 姚江洪
作为基层文艺工作者,更应该根植基层,以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己任,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作品来书写新时代。
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赵阳
深挖本地特色,结合河豚文化节、“我们的节日”等传统文化节庆,创作打造出一批记得住、叫得响、走得远的文艺精品。
群众盼点@一“习”话
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
——摘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 一句话点评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身处伟大时代,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艺繁荣发展,努力创造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广大文艺工作者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群众说出一 “习”话——学校搭建戏曲教学平台,让孩子们通过学习锡剧、演绎不同的角色,体悟真善美,既陶冶情操,又愉悦了身心。(上接1版)
“自下发关于‘戏曲进校园’的通知以来,我市不少中小学都十分重视。其中,三跃中心小学于2017年成立了戏曲班,招收全校对传统戏曲感兴趣的学生40余名,通过练习唱、念、做、打四项基本功,传承和发扬传统戏曲文化。”锡剧演员袁彩琴是三跃中心小学聘请的戏曲辅导老师,她向记者介绍,锡剧班每周开展一次,一次的上课时长在2个小时左右,课堂上会让同学们演绎戏曲的经典片段,并讲述有趣的戏曲典故,同学们都非常感兴趣。
“传统的文化不能丢。”三跃中心小学校长李培莲说道,学生们日常生活中不经常接触到戏曲文化,学校通过开设戏曲班培育戏曲“小小接班人”,将戏曲汇报演出穿插在学校日常的各类文艺汇演当中,让全校师生赏戏、观戏。同时,学校还将戏曲等传统文化与学科相融合,例如在美术课上绘画典型的戏曲人物,在语文课上讲述《沙家浜》等戏曲故事,让同学们接受传统戏曲的熏陶。
戏曲进校园,国粹润童心。近年来,我市坚持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形成戏曲演出与普及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促进的新局面。今年6月,“戏曲进校园”活动还走进市第二高级中学,多名戏曲大师参演,为学生们带来一场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演出结束,演员们与同学们积极互动,并邀请学生上台体验戏曲长绸、学习黄梅戏唱段,让他们更为深入地感受中华戏曲的魅力,对民族艺术瑰宝有了新的认识。
据了解,今年我市还将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15场,实现戏曲进校园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群众说出一 “习”话——呼吁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根植基层,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来讲好扬中故事,以更加有温度、有力度的文艺作品来鼓舞人、激励人、感化人。
走进市文化馆,演员杨世星正在和搭档们排演小锡剧 《半天书记》,杨世星是我市 “草根明星”,经常活跃在各个乡镇的舞台上,广受基层老百姓的喜爱。近年来,他主演的作品《太平洲上》《阿旺的救赎》《秋果飘香》还获得了多项省级奖项。
“杨世星是我市大型原创锡剧《太平洲上》的主演之一,他饰演的是身患尿毒症的徐东保。”市文化馆副馆长、锡剧团团长姚江洪告诉记者,《太平洲上》是一部关于脱贫攻坚题材的锡剧,自2021年3月首演以来,已在全省各地演出70余次,获得了广大观众和戏剧专家的欢迎和好评。此外,该剧还先后获得2021年度省艺术基金,紫金文化艺术剧目奖等多项荣誉,今年6月,该剧还登上央视“九州大戏台”栏目,7月,又在江苏大剧院进行了演出。“一台原创大戏,进省城,上央视,这在扬中文化史上既无先例,更是奇迹。”姚江洪说道。
“近年来,我们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大力支持戏剧精品剧目创作,坚持不懈地实施‘文艺精品’战略,紧扣现实题材文艺创作这一关键环节,将时代生活与社会现实融合到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文艺创作中去。”姚江洪呼吁我市广大文艺工作者,能够把握时代主题,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继续关注现实、贴近生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创造出更多“不辜负时代召唤、不辜负人民期待”的文艺作品,推动实现扬中文艺事业新的繁荣。
实践落点对应群众盼点——发挥部门职能作用,融合大众文艺力量,创作出一批记得住、叫得响、走得远的文艺精品。
“作为推动文艺工作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我们将充分发挥文化馆、锡剧团以及各基层文化站的主力军作用,立足场馆阵地,开展各类文艺培训和展演活动。”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赵阳表示,为了进一步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将结合 “送文艺下乡”“文艺播种计划”“一镇一特”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同时,融合大众文艺力量进一步推动本地文化高质量发展。积极发挥音舞家协会、旗袍协会、广场舞协会等团体文艺组织的作用,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并建立文艺志愿者平台,凝聚各类文艺爱好者,调动积极性,促使其主动参与各类文艺活动。
“创作大型原创锡剧是我市近年来的重点方向,在成功打造《太平洲上》后,我们又接连创作出原创锡剧《郭克生》,也深受本地百姓喜爱。”赵阳介绍道,今年《郭克生》已喜获两项省级荣誉,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将在其原有基础上再次打磨提升,并开展全市巡演,让我市干群被郭克生精神感染的同时,更好地传承和践行“四千四万”精神。
“同时,我们还将深挖本地特色,结合社区文化艺术节、河豚文化节、‘我们的节日’等传统文化节庆,创作打造出一批记得住、叫得响、走得远的文艺精品。”赵阳说道。
□ 奚嘉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