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
居民小区是城市的细胞,也是城市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近年来,三茅街道大众村以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为契机,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为切入点,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快推进老旧开放式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努力让“老”居民过上颜值品质双提升的“新”生活。
提质改造老旧小区焕新颜
平坦宽阔的路面、干净整洁的环境、停放整齐有序的车辆、文化氛围浓郁的标识牌……这和谐的一幕不是发在新建成的高档小区,而是发生在有23年房龄的老旧小区——三茅街道大众村昌盛路99号。
“以前,我们这个小区违章建筑多,小广告随处粘贴,外来车辆经常乱停乱放,路也不好走,这两年小区真是大变样,环境改善了,大家停车有序了,还新建了健身场地,生活舒适度大大提升,真心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谈起小区的变化,在这里居住了20多年的陈庆宁滔滔不绝。
据介绍,昌盛路99号共有32户居民,从建成初期就是一处开放式无物业小区,大部分房源多用于出租,人员流动性大。去年3月,整治提升工程开展以来,村委会多次组织小区居民召开听证会,听取民意,汲取民智,从拆除违建、外墙粉刷、增补停车位的“面子”工程,到上下水改造、强弱电管线铺设的“里子”工程,一栋栋老旧居民楼焕发新面貌。
党建引领办好民生件件事
“现在再不用费力又费心的到处张贴小广告,我的家政保洁信息直接公布在信息栏上,直观又醒目,有需要的业主也能更便捷地找到我的联系方式,一举两得。”近日,说起自家小区楼道口新增的便民信息栏,家住宝鼎公寓小区多年从事家政保洁服务的李桂香很是高兴。
据了解,大众村地处城郊结合部,老旧小区多,且多为开放式小区,村委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清理辖区内的小广告,且存在“贴了铲,铲了贴”的治理怪圈。今年,该村在辖区原有公示通知栏的基础上重新设计改版,增设32块便民服务信息栏,不仅为便民小广告提供了 “容身之处”,也满足了居民寻求服务信息的民生需求。
作为规范开放式小区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之一,近年来,大众村党委根据党员分布和居民居住情况,将辖区9栋居民楼、278户居民划分为5个网格,在每个网格建立党支部,配备专职网格员,逐步构建起 “村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三级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组织架构,推动便民信息栏更新、电动车充电棚建设、集中晾晒点规划等12项民生小事落地生根。
多元共治开放小区更宜居
今年4月,由大众村村委会委派的21名保洁人员正式进驻9个开放式小区,接手日常保洁工作。大众村党委书记张建国告诉记者,与以往不同,保洁人员在完成作业区域内日常普扫和巡视保洁作业任务基础上,职能部门、村委会以及小区居民也将对保洁人员的工作成效进行监督,最大限度提高保洁工作效率。
“老旧开放式小区改造,三分在改、七分靠管。”张建国表示,做好改造提升的“后半篇”文章,今年以来,大众村各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充分发挥组织优势,多举措助力无物业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鼓励小区里有能力、有责任心的业主自荐报名加入到业主委员会中来,通过党员先锋模范引领,身边志愿力量传递,吸引居民共同参与小区管理,实现自我服务。
截至目前,大众村已成立业委会、自管会等居民自治组织8个,组建“小区志愿服务队”“五老说和团”等民事调解、文化娱乐、环境治理方面的村民自组织12个。接下来,该村将进一步整合辖区资源,联合驻片单位、志愿服务站、第三方社会组织等,推进行政执法、城管应急等各方力量下沉网格,及时精准发现问题、对接需求、化解矛盾、预防风险,真正让开放式小区“易居”更“宜居”。
□ 徐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