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头条新闻
头条新闻  
上一条:贾晟推进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以及长江干流岸线项目清理整治工作 下一条:中共扬中市委十三届五次全会举行
800多个“兵儿子”兑现了35年前对“兵妈妈”的庄严承诺
  2023-07-31

   八一前夕,今年1月份已经过世的“兵妈妈”唐秀英仍陆续被五湖四海的 “兵儿子”们@,一个历时35年的感人“拥军故事”似乎画上了一个句号,但那800多个“兵儿子”一年接一年、一棒接一棒的“庄严承诺”已被永久定格在扬子江畔。 35年前,唐秀英的儿子谭振林执行边防任务牺牲成为烈士,儿子的战友们在那一年庄严承诺:“妈,以后我们都是您的儿子,我们会接替烈士谭振林来照顾您。”这一承诺延续了35年,退役和现役官兵接力互动,前前后后有800多个“兵儿子”践诺。 家住三茅街道新扬社区的谭正福,是“兵妈妈”的亲生儿子,7月27日,他接到武警连云港边防检查站退役老兵陈洪富从盐城射阳打来的问候“兵妈妈”的电话,遗憾地告知唐秀英已去世的消息:“母亲已经过世了,以后不要再寄东西来了,实在感谢您,感谢你们!”电话那头的陈洪富一度声音哽咽,悲痛难抑…… 35年前许下庄严承诺 1988年春天,刚刚过完54岁生日的唐秀英,突然收到一封紧急电报:在武警连云港边防部队服役的儿子谭振林,在一次执行边防缉私任务时与犯罪分子殊死搏斗,最终力气耗尽,被旋流卷入水底,壮烈牺牲,年仅23岁。噩耗传来,唐秀英如五雷轰顶,一下瘫倒在地。 很快,谭振林的英雄事迹在家乡扬中传播开来,送别谭振林的那天,来自武警连云港边防检查站的战友列队相送,不少当地百姓以及距离烈士家不远的武警扬中中队的官兵也自发前来送行。 当年与谭振林并肩作战的陈洪富提及当时的情景红了眼眶,他说:“看着眼前这些跟自己儿子年纪相仿、也同样穿着军装的孩子,唐秀英泣不成声,她紧握着官兵们的手不愿松开,那种仿佛看到自己孩子的期盼眼神,以及一声声‘再来啊!’的轻声呼唤,都让官兵们意识到,大家的到来给了老人莫大的慰藉。” “妈,以后我们都是您的儿子,您就是我们的妈妈!”当了解到,唐秀英老伴去世得早,多年来,独自养育两个孩子,生活十分拮据,如今又遭遇丧子之痛,更是悲痛欲绝。从那一刻起,武警连云港边防检查站的战友和武警扬中中队的官兵们一起许下承诺,接替烈士续写亲情,把唐秀英当作“妈妈”来照顾。这声“妈妈”,一叫就是35年。 “兵儿子”践诺形成“护妈笔记” 谭振林牺牲那年,第一批“兵儿子”们了解到唐妈妈居住的房屋存在多年漏雨、影响正常居住的情况,烈士丧事办妥后没多久,武警扬中中队的官兵就带着维修打扫工具以及米面粮油等生活必需品,再次来到唐秀英家中。官兵们帮她修葺了漏雨的屋顶和破旧的墙面,还为她换了一张新床。 在这之后,“兵儿子”们隔三差五就去唐秀英家 “串门”,帮助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每月请来医务人员为她检查身体,测量血压、血糖,唐秀英生病的时候,“兵儿子”们都会送来药品,炖好的鸡汤、鱼汤,并且轮流照看老人。每逢端午、重阳,官兵们还会将老人接到军营一起包粽子、看演出,让她感受亲情的温暖。 2020年冬天的一个深夜,正在执勤的武警扬中中队官兵接到唐秀英打来的求助电话,电话那头老人声音微弱,得知情况后,官兵们立刻赶到老人家中,将她送到最近的医院治疗,并一直陪护到她脱离危险。30多年来,只要唐秀英有需要,只要一个电话,“兵儿子”就会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她的身边,每次到来,官兵们都亲切地称唐秀英为“唐妈妈”。 “平躺时屈髋屈膝,脚置于高处,揉捏足跟后上方跟腱可缓解腿部疼痛……”此外,在武警扬中中队的医务室还有一本 “唐妈妈护理笔记”,它的第一任主人是当时中队卫生员张国庆,由于唐妈妈长年被腰腿病痛困扰,为方便更好地照顾老人,张国庆便开始用文字整理记录,后来历经5任卫生员,笔记续写从未中断。 唐妈妈逢人便夸兵儿子 母子间的牵挂是双向的,2017年11月8日凌晨,扬中市长江大堤出现坍江险情,武警扬中中队官兵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参与救援,奋战6天6夜,成功排除险情。等到回营那刻,唐妈妈早已守候在了部队门口,看着满身泥泞的“兵儿子”们,唐秀英心疼落泪,嘴里不住念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药箱在床头柜里,每个月要记得补充常用药。”“天气一冷,唐妈妈的腰腿疼就会发作,到时候要常来看看。”……2022年春节,武警扬中中队新任指导员华斐上任时,老指导员史益斐与他一同来到唐秀英家中,一遍遍嘱咐:“一点要把咱妈照顾好。” 35年来,唐秀英的“兵儿子”越来越多,先后有800余名官兵参与爱心接力。每逢新兵入伍、老兵退伍、新干部到任,扬中当地的武警官兵都要举行爱心交接仪式。不少谭振林生前的战友也一直和唐妈妈保持着联系,逢年过节,他们会给老人寄来保健品、土特产。每次收到礼物,唐秀英都会给他们打去电话:“有时间记得回来,我这里永远是你们的家。” 在唐秀英的抽屉内,有一张珍藏多年的照片——唐秀英八十大寿那天,官兵们手捧寿桃簇拥着她,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据唐秀英的大儿子谭正福介绍,那天,官兵们带着自己荣获的奖牌和证书来给母亲过生日,唐秀英一遍遍抚摸着奖牌,逢人便夸:“我把一个儿子送到部队,部队‘还’我这么多‘兵儿子’,娃娃们个个了不起,我高兴。” 如今,这张“兵妈妈”和“兵儿子”们的合影已经装裱好,悬挂在客厅墙壁上。照片,无声诉说着这段“拥军佳话”和穿越时空的 “庄严承诺”。 □ 徐岚 蔡小俊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7268298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19859978 本月:16210208 今天:16013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