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群众盼点@一“习”话
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
——引自党的二十大报告
一句话点评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创新型企业培育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只有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企业成长壮大的良好环境,着力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才能大幅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产业强市”一号战略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江苏大方金属粉末有限公司负责人 方义强
我们公司在科技部门的牵线搭桥下,与中南大学开展了产学研深度合作,有效解决了“铜基粉末冶金自润滑耐磨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技术难题。
江苏威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 王蕾
今年6月份,公司冲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部门帮助我们梳理了项目立项证明材料、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支撑附件等内容,目前我们正着手筹备申报省成果转化项目。
市科技局局长 杨立维(右一)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局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周到的服务、精准高效的举措,营造更加优越的科技创新环境,努力为扬中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大的科技支撑。
群众说出一“习”话——企业发展中“技术问题”很是恼人,对此,科技部门能够助力企业走好“产学研合作”路径,顺利解决问题,真是帮了大忙。
日前,走进江苏大方金属粉末有限公司,记者看到该公司的铜基粉末材料扩能项目厂房主体施工已经结束,相关生产设备也已进场,准备进行调试安装。“其实在一切流程顺利运行之前,我们遇上了 ‘铜基粉末冶金自润滑耐磨材料制备’的技术难题。”江苏大方金属粉末有限公司负责人方义强告诉记者,多亏得到了科技部门的牵线搭桥,公司与中南大学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解了难题。现阶段,该公司围绕流态化氧化技术高性能纤维状铜基粉末研发和产业化进行科技项目进行的申报,已经通过了镇江重大科技专项的现场审核。
对于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市科技局千方百计帮助企业寻找他们的“最佳拍档”来解忧。借力科技“红娘”深化校地合作,以科技镇长团、技术转移中心、扬中发促会教科文分会为依托,加强与高校院所精准对接,编制我市对外科技合作指南,同时面向高校、科研院所征集一批技术成果转移目录,今年先后组织扬中企业参加与西安地区、华东高校、京津冀地区、淮阴工学院等校地产学研活动,鼓励企业合作高校专家申报省“科技副总”项目,促进校企合作迈向更高层次。
此外,市科技局还担好科技“店小二”职责,主动作为优化、细化精准服务,持续聚焦高企培育、研发投入、校企合作等企业创新重点难点,深入企业开展“百家企业服务行”和 “科技服务三项行动”等活动,今年已收集整理企业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和需求120余项,征集“揭榜挂帅”技术需求14项,通过网络发布、组织专家教授到企业进行现场调研、举办点对点校企人才交流会等方式,进行技术难题对接洽谈,不断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巩固提升注入科技力量。
群众说出一“习”话——现在很多企业很多项目实施主体在项目建设的同时已经考虑高企申报、研发平台布局、科技人才引进等问题。如何顺应这一新形势,做好创新服务链条的延伸和拓展?科技部门的 “靠前服务”很有必要。
火热夏日,江苏威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年产5GWh储能系统集成智能制造产品”生产项目现场也是热度不减,与激战正酣的项目建设相呼应的,是科技服务的步步跟进、环环相扣,为项目落地投产达效蓄积充沛的创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今年江苏威腾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冲刺申报高新技术企业时间紧、任务重,在科技部门的靠前服务下得以顺利完成,目前已在为申报省成果转化项目做筹备工作。如此顺利得益于市科技局今年以来开展的重大产业项目“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行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破冰”行动。
一方面聚焦重大产业项目,市科技局打破固有思维,开展“全生命周期”创新服务行动,将传统的“后道”服务进行了进一步的前移和下移,从而更早地呼应和满足企业创新诉求,更加精准地为项目建设植入创新资源,推动提升重大产业项目的 “科技含量”,在服务重大产业项目中体现了科技部门新作为。与此同时,市科技局还紧盯产业创新的主力军——各大规上工业企业,梳理研发活动较少或无研发活动的企业,针对这些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低、创新能力弱、平台不健全等问题,着力引导其实现计划项目引领、国家高企培育、产学研创新合作、研发平台建设、创新政策落地五大方面的“破冰”,持续增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能力,带动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
实践落点对应民生盼点——市科技局始终基于 “科技创新的痛点在哪里,科技部门的着力点就在哪里”这一工作理念,以深化“科技强企365”品牌建设为抓手,打造优良创新创业生态,持续推动我市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并取得丰富成果。
今年已审查通过202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315家,申报镇江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入库25家,摸排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0余家,组织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培训5场,按镇街区分场次举办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材料专家预审会4场;主动对接国家、省、市战略前瞻技术布局,引导企业联合相关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共申报省级以上科技项目20项,申报镇江市级科技项目16项,有效助推企业创新转型、优化升级;加大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力度,推动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提升,加强专业化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建设,指导西来桥津创汇众创空间申报省级众创空间、百业长旺科技创业园孵化器申报省级孵化器;大力实施 “蓝擎计划”,建立起市-镇-企三级联动的企业科技管理队伍网络,推动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完善……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接下来,市科技局将加速创新资源集聚,持续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插上 “创新之翼”,为夯实扬中“强起来”的“硬实力”贡献更多科技力量。□匡雪莲 科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