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一畦春韭绿 十里杏花香——解读油坊民企创业“凤还巢”现象 |
|
张克祥 陈国梅 2005-12-16 |
|
镜头一:油坊籍经济能人、张家港江苏华程集团总裁严加彬,在原化工仪表厂实施二次改制时,顶着来自多方的压力,出资2000多万元将这家濒临倒闭的企业收购,并聘请职业经理人、新上先进生产设备重新组建镇仪集团。
镜头二:留澳博士施正荣,在无锡创建尚德太阳能公司,专门研发太阳能、硅科技系列产品。去年,在了解家乡的投资环境后,把光伏科技与硅片生产项目投在油坊镇沿江工业区,带动了国内、外多家公司与油坊企业的合资与合作。
镜头三:原先从事土产销售的徐心伟,2002年,凭借多年打拼市场的经验,在兴隆东兴港码头创办了镇江伟业工艺品有限公司,去年,他看准宠物用品、柳竹工艺品项目的市场前景,回到家乡油坊镇与美国江美(国际)有限公司合资组建成立镇江金茂伟业有限公司。
……
2003年以来,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就有20多名在外油坊籍能人返乡创办经济实体, 总投资额近3亿元人民币。这是以前从未有过的经济现象。以往只见“筑巢引凤来”,如今却现“翩翩凤还巢”。12月14日,《镇江日报》以“扬中油坊喜迎‘凤还巢’”为标题,在头版头条报道了这一喜人情景。
倒底是什么原因使区位优势并不明显的油坊镇出现这一现象?带着疑惑,笔者探了个究竟。
内在引力:优惠的全民创业政策
近年来,特别是我市划归苏南板块后,全市“推动全民创业,加快富民兴市”的号角再次吹响,油坊镇也在确立了新的坐标系后,迅速掀起全民创业高潮。为激励全民创业热情,该镇多领域放宽准入门槛,给创业者以广阔的发展空间。该镇规定,凡国家法律法规未明令禁止、限制的行业、领域,都向民营经济开放;凡国有、集体资本退出的领域,民间资本都可以加快进入,并允许民营企业作探索性实践。同时放宽投资者身份限制、注册资金的最低限制,投资来源除现金外可来自知识产权、非专利技术、管理技能、科技成果等。为鼓励全民创业,该镇还在市委、市政府有关鼓励全民创业、发展民营经济的优惠政策基础上,出台了40多条过硬的落实措施,同时,个体户在向私营企业转型的过程中,党委、政府还在政策上给予全方位扶持,并给予一定奖励;对村级组织培养税源经济、实施产业富民的,政府同样给予政治和经济上的奖励。创业政策的空前优惠,极大地促动了油坊全民创业热情的升温。从工商部门登记的数据看,仅2003-2005年,在油坊境内新办或者改制的民营企业数累计达到了132家。
外部条件:宽松的全民创业环境
没有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不可能有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全民创业环境,油坊镇每年都要通过大大小小各种会议,强调优化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部署优化创业环境的落实措施。尤其是针对某些执法部门对企业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的现象,该镇还制定了收费登记制、检查申报制,要求驻镇执法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以企业发展为重,坚持人性化执法。同时,镇党委、政府领导还主动与执法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沟通,了解最新政策,做到先知法、会用法。全镇每年年底还不定期地召开机关效能建设评议会,为执法单位打分。对于出现了“四乱”行为的单位与个人,严厉查处,决不手软。与此同时,该镇还要求政府工作人员坚决做到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油坊的事不发展的事不做,违反规定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这样一来,所有机关干部谁也不敢涉雷池一步,不仅如此,还纷纷主动深入企业、服务企业,积极为企业分忧解难。近几年来,该镇信访机构和效能建设机构几乎没有接到一起来自企业的投诉案件,市有关部门也很少接到有来自油坊企业的投诉和举报。这在发展遭遇各种要素制约增多、各种矛盾汇集的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现象。
保姆式服务:返乡创业者体会亲情服务
由于基础条件限制,油坊镇的工业集中区起步较晚,引进项目、新上项目无基础优势可言。靠什么来做强产业、壮大实力呢?该镇党委、政府一班人认为,打好“乡情”与“服务”两张牌,吸引油坊的“游子”回乡创业,必将带动新一轮投资油坊和全民创业热潮的形成。他们在全镇提出了“只要有项目进,领导精力全靠上;只要项目立项,一切手续全负责;只要有项目开工,跟踪服务全过程”的口号。他们对每个有投资意向的油坊籍人士,都确定一名班子成员主动联系;同时热情帮助解决投资障碍,大到报批手续、图纸设计,小到电话安装、设备装卸等,都想在先、干在前。如今,“同志,你有在创业中遇到任何困难尽管告诉我们!”,这样的话语已成为所有油坊镇党员干部的口头禅。正是这种全方位、亲情式的服务,赢得了回乡创业者的信赖,又形成了所谓的“凤还巢”效应。同时,借助这批回乡创业者的力量,该镇今年以来又先后吸引了爱扬化工、裕太防爆等一批内外资项目的入驻。
“最甜不过家乡水,最亲不过故乡人,绿叶不忘根的情。”在油坊,那些曾经在外闯荡、漂泊的创业者吃过千般苦后对乡情、亲情感受颇深,“我们就像回归的大雁,在家乡为我们筑的巢里创业,既有安全感,也为家乡的经济发展做了一点回报”。透过这言辞切切却至深至真的话语,我们很自然的联想到了一句诗:一畦春韭绿,十里杏花香。
是的,尽管,油坊的全民创业还处于加速前的助跑状态,尽管,油坊的创业环境还有些许难尽人意的地方,但从目前的全民创业态势,油坊的“风还巢”景象中,我们已能真切感受到:油坊民营经济的春天真的已经来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