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垃圾分类看似小事,却是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改变以及城市环境和生态环境的重要环节,是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去年8月,我市发布《文明扬中2.0》,将“垃圾分类不乱扔”列为第三条文明公约,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引导广大市民逐步养成垃圾分类的良好习惯。市民如何看待并践行这一文明公约?昨日上午,记者走访城区多条街道和多个小区,发现垃圾分类箱已成为标配,但真正按照规范实行垃圾分类的市民还不多。
在市民张鹏眼里,这几年扬中干净整洁了很多,“自从创文以来,街道都很干净,几乎看不到随地乱扔垃圾的人了。”
对于垃圾分类,他还是很愿意去做这件事情的,不过他也有一些疑问,“分类投放的垃圾,到了中转站、焚烧厂后,是不是还会倒在一起处理?”
“目前我市在垃圾分类工作上,是由后端向前端推进。”市环管中心垃圾分类科科长戎家誉解释说,全市各镇街区有机易腐处置终端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可回收分拣中心也已正常运营,“市民完全可以放心垃圾终端的分类处理问题。”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市民环保意识日渐增强,很少会有随手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但垃圾分类意识仍然比较模糊,基本上只能凭生活经验来区分垃圾。“垃圾只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其中很多都是可回收物,可以变废为宝。作为关系民生的一件大事,我们将积极开展垃圾分类知识讲解、有奖问答、发放资料、入户宣传等活动,带动每个家庭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工作中,带动全社会提升环保意识,共建绿色家园。”戎家誉说。 (杨蝶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