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
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是第一载体。大抓发展必须大抓项目,抓大发展必须抓大项目,抓高质量发展必须抓高质量项目。特别是当前,要牢牢把握发展的窗口期、机遇期,按下项目“快进键”、冲刺经济“开门红”,为中国式现代化扬中新实践起好步、开好局。
项目招引要树立 “三种思维”。一是战略思维。立足发展阶段、发挥比较优势,不好高骛远、不好大喜功,充分考虑当下的实际需求、承接能力,准确把握“大与小”“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持续追求质的有效提升,积蓄发展后劲,不断推动量的合理增长,稳定发展预期。二是系统思维。坚持抱团协作,紧扣主导产业,打造更高层次的产业联盟,注重上下游企业、关联企业的招引,持续强链、延链、补链。 坚持重点突破,紧抓头部企业,引导更多的优质企业、“链主”企业逐鹿资本市场,更好地增资、扩产、提档。三是底线思维。健全项目集体会诊机制,以新发展理念为准绳,严守生态红线、安全底线、政策高压线,不盲目承诺、不粗放发展、不同质竞争,确保抓一项成一项、干一个成一个。
项目建设要坚持“三个注重”。一是注重抓早。完善重点项目前期协调推进机制,紧扣方案公示、群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集体决策等关键环节,提前谋划、提前部署,跑好“第一棒”,刷新“进度条”。二是注重抓细。针对重点项目的产业类型、责任主体、序时进度,实现分类研究、分级管理,把每项工作细化为清单、具体到部门、责任到人头、明确到节点,定期督查进展,及时扫清障碍,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支持。三是注重抓快。市场瞬息万变,时间就是生命。对符合开工条件的,必须应开尽开、能开快开,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对在建项目,要加强组织、加大协调、加快推进,环环相扣、无缝衔接,争取早投产、早见效、早受益。对应开不开项目、开工未纳统项目、建设进展滞缓项目,必须说明情况、一项一策、持续跟进。
项目服务要强化“三项保障”。一是审批“一路绿灯”。健全重大项目并联审批工作机制,消除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对能办的事、该办的事、可以办得更好的事,多踩油门、不踩刹车,多设路标、不设路障,为项目开工建设提供全方位的保障。二是要素“一应俱全”。坚持以“用户思维”抓好园区建设,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项目引着要素来”的体制机制,引导资金、土地、能耗、人才等要素向重点项目融合集聚。三是服务“一包到底”。定期组织重点项目集中开工观摩,常态推进暖企助企行动。各级领导包项目、领专班、抓落实,深入项目一线调研,积极研究帮扶措施,靶向解决落地困难,为企业发展增信心、稳预期。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这是属于扬中发展的春天,时光不负拼搏者,荣光属于实干家。我们相信,只要干部始终围着项目转,地方始终盯着项目干,企业始终抢着项目上,扬中的发展就将充满底气,扬中的未来定是一片光明。 |
|